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一、"我不相信星座。我是射手座,天生多疑。"——阿瑟·克拉克当已故的美国出名科幻小说家,《太空漫游》的作者克拉克写下这句看似矛盾的话时,星座对于性格与否有影响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上百年。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本身的理解也随着心理学的兴起而不停进步,但星座学这一源自占星术的古老学说却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心理学眼中的星座性格学说靠谱吗?星座真的能够决定性格吗?巴纳姆效应又是如何揭示了我们为星座学说着迷的因素?二、神秘知识含有强大的力量,自古以来,这类知识就掀起许多争议,也深深令人着迷——萨拉·巴特利《符号中的历史》正如《符号中的历史》中所讲,在科学尚未兴起的蒙昧时代,神秘学往往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星座学说,便来源于远古的观星术。古巴比伦在公元前10前后已提出30个星座,而真正将星座学说发扬光大的是古希腊的占星师们他们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其中包含了48个星座。其实,古代历史中星座的作用重要是为了拟定方向,当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尚未传输到西方时,西方的冒险家们重要靠星座分辨方向,因而,星座学说随着中世纪之后航海事业的发展而被传输到了世界各地。真正将星座与人的性格、行为、运势联系起来的,来源于西方的占星学与炼金术。占星术是通过对星座进行占卜,从而对人的性格与运势进行预测的一门学说,近代由出名物理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发扬光大。占星学的出现,弥补了科学对人类性格、行为预测方面研究的空白。三、如果人类大脑简朴到能够被理解,那我们便愚蠢到无法理解。——埃莫森·M·匹尤埃莫森的这句话广泛被用来表明人类对于本身研究的困难程度,似乎人类还不曾理解清晰的,除了头顶的宇宙便是我们自己了。但是,这样的状况随着心理学的兴起有了较大的改观。1879年,随着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这之后,人类对于本身性格、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众多研究表明,人本身性格、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至于我们头顶的浩瀚星空终究对我们有着何种程度的影响至今也没有任何实验表明星座与人性格的形成、行为的预测、运势的好坏有着任何可观察的联系。并且,随着心理学界"巴纳姆效应"的提出,似乎对于人们为什么相信星座预测学说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四、我受欢迎的秘密是由于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因此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被骗——巴纳姆巴纳姆效应(Barnumeffect)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以美国出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的名字命名,由于巴纳姆的成名秘密与这种心理学现象相似。其重要内容是:人们经常认为一种笼统的、普通性的人格描述十分精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某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种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种心理学现象于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初次通过实验证明。福勒实验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成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成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全部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似的,但最后学生对实验成果的平均评分为4.26分,几乎每位学生都认为测验成果与自己很契合。当年福勒在实验中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的测验"成果"是这样的:“你请求受到别人爱慕却对自己吹毛求疵。即使人格有些缺点,大致而言你都有方法弥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与否做了对的事情或对的的决定……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某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怎么样,是不是与你曾经所做过的星座性格测试看上去差不多?五、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达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进一步研究表明,之因此会发生“巴纳姆效应”,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本身心灵的弱点,当代心理学家将之归由于每个人心中都会不自觉发生的“主观验证效应”(subjectivevalidation)与“谄媚效应”。主观验证效应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