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法指导信息技术学法指导一、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目标及学科特点1、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信息技术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的技术领域的课程之一(另一课程为通用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等性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主要表现在:1)基础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2)综合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3)人文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2、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抢答式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实施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设置问题。2、表演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或作为课堂的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3、讨论式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4、论文式合作学习。论文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并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汇报社会实践的结果。此类活动一般每学期举行2至3次,重点放在寒暑假。5、学科式合作学习。学科式合作学习是指将几门学科联合起来开展合作学习。如语文科学了与春天有关的文章,可让各学习小组围绕春天去画春天、唱春天、颂春天、找与春天相关的各种数据、观察与春天相关的各种事物等,最后写成活动总结。2、学习案例:信息价值的判断阅读下面的材料。1、网易报导2007年S306道路建新农场附近发生的一起客车与货车相撞的事故的新闻并配发了图片。2、2012年9月15日,小明在医院候诊时,随手拿起一张《**信息报》(2012年5月9日发行)看到一篇有关岳阳市中心血站血库的报道:A型血183袋,B型血89袋,AB型血75袋,O型血136袋,但A型RH阴性的只有2袋,O型RH阴性的没有。血站主任表示,常规血型库存量保持在600袋左右可以满足日常需要。正好小明是O型RH阴性的血型,他┉┉各学习小组认真分析探讨,共同回答如下问题:(1)上述两则材料表达了哪些信息?(2)你认为信息的表现形式除了文字、图片外还可以有哪些?(3)你认为这些信息有价值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来完成对信息价值(真伪)的辨别?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学习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分工讨论,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对其表达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侧面了解,与同类信息比较;实地考察,或向知情人咨询;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应用价值等)表一:信息的特征特征特征的含义(你认为信息的特征有多少点就可以写多少)表二: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标准标准的解释二)、自主学习1、方法介绍:学习方式好处在于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自定学习进度,自我评价,教师指导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但自主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