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信息与图书管理评审标准评价要点6.5.1有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体系,有负责信息管理的专职机构,建立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有与信息化建设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6.5.1.1建立以院长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组织及负责信息管理的专职机构。【C】1.有院级信息化领导机构,有明确的职责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2.依据医院规模,设臵信息管理专职机构和人员。【B】符合“C”,并1.院信息化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专题会议,每年至少1次,有记录。2.建立信息使用与信息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A】符合“B”,并不断完善信息使用和管理工作,运行良好,各部门对信息工作满意。6.5.1.2制定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C】1.有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医院中长期规划一致。【B】符合“C”,并规划内容应包括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工作分工、经费预算等。【A】符合“B”,并年度目标明确,量化可行,有追踪机制。6.5.1.3有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C】1.多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2.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与信息化工作要求相适应。【B】符合“C”,并根据医院管理需要和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及时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A】符合“B”,并有效执行,效果良好。6.5.2医院信息系统能够连续、系统、准确地采集、存储、传递、处理相关的信息,为医院管理、临床医疗和服务提供包括决策支持在内的技术支撑。6.5.2.1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满足医院管理需求。【C】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和医院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P)以及相关子系统(如办公信息管理、患者咨询服务、自助服务等)为医院管理提供全面支撑,满足医院管理需求。【B】符合“C”,并有决策支持系统(DSS)。【A】符合“B”,并信息系统能准确收集、整理医院管理数据和医疗质量控制资料,及时自动生成各项相关的统计报表。6.5.2.2临床信息系统应用满足医疗工作需求。【C】1.有临床信息系统(CIS),建立基于电子病历(EMR)的医院信息平台。2.平台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3.平台主要包括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等系统。【B】符合“C”,并1.规范临床文档内容表达,支持临床文档架构(CDA)。2.有门诊预约挂号和临床路径管理系统。五、信息与图书管理【A】符合“B”,并信息系统符合《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有关要求,符合国家医疗管理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评审标准评价要点6.5.3医院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集成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符合国家及卫生部相关的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按照政府的要求,支持卫生信息的区域共享和交换。6.5.3.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交互共享。【C】1.医院信息系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具备信息集成与交互共享功能。2.具备院内各部门、各科室的信息共享。3.具备与基本医疗保障系统、卫生行政部门等系统的信息交换。【B】符合“C”,并持续改进信息共享与交互质量。【A】符合“B”,并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交换(电子数据上报、医院间的临床数据共享)。6.5.4实施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实行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患者隐私。推动系统运行维护的规范化管理,落实突发事件响应机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6.5.4.1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和患者隐私保护。【C】1.实施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有落实的具体措施。2.有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3.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具有防灾备份系统,实行网络运行监控,有防病毒、防入侵措施。4.实行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信息安全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包括数据库和运用系统)、病人数据使用控制、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保护病人隐私。【B】符合“C”,并1.有安全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处理安全预警,改进安全保障系统。2.有信息安全应急演练。【A】符合“B”,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