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农安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文件之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中共农安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2005年11月25日)吕相林同志们:我受县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报告“十五”期间工作,研究讨论《中共农安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1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奋力提速,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而努力奋斗。一、“十五”期间工作报告即将过去的五年,县委常委会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1.2%、9.4%、19.9%、4.7%、16.1%和15.7%。总的看,即将过去的五年,是工业经济迅速崛起的五年,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五年,是城镇建设取得突破的五年,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五年,是各项事业整体推进的五年,是全县政治2安定、社会稳定的五年。五年的探索和实践,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今后更快更好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代表和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亲民爱民,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必须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神贯注抓经济,咬定发展不放松,是我们谋划实施各项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始终坚持以“工业立县”为统领。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大县的工业化之路,大踏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非农化,是我们实现县域突破的必由之路;必须始终坚3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追求每一次跨越,都要付出智慧和辛劳。坚持审时度势,科学谋划,负重奋进,埋头苦干,是我们实现提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奋斗的政治局面。团结才能谋好事,团结才能干成事,团结才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合力攻坚,是我们建设开放、富强、和谐新农安的重要保证。2005年,县委在认真分析县情、广泛谋求共识的基础上,坚持以工业立县为统领,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劳务经济、商贸经济、农牧经济、城建经济和文化产业,全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8亿元38亿元和3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8%、20.3%和14.3%,三次产业比达4到38.1:30.2:31.7;地方财政收入可实现9164万元,剔除农业税减免因素,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3%;全口径财政收入可实现2.35亿元,剔除农业税减免因素,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5.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长5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4户,可实现产值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24.4%;粮食总产量达到47.8亿斤,比上年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4200元,比上年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760元,比上年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实现24亿元,比上年增长5.3%。一年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同步推进,全方位确立了工业经济新体系。工业集中区建设全面启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5入5595万元。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成果显著,新建、续建和签约项目201个,其中落位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户办加工业快速发展,各类小型加工专业屯发展到116个,年内新增96个;加工户发展到2414户,年内新增882户。劳务经济实现突破。全面提高组织化程度,群众观念实现历史性转变,全年共转移劳动力32.98万人次,其中县外输出13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30%。农牧经济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防林更新改造面积556公顷,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