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规范答题浙江省瓯海中学语文组汪海温州市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情况(抽样)•题号1213141516总分•最低得分001003最高得分2443414•平均得分0.9551.9352.2951.6051.8458.635发现问题•学生作答:(0分)时间最初后来现在认识从不相信鞍子会裂开发现裂痕累累但没有碎能真正代表骑手情感盲目乐观震动又吃惊后悔•参考答案:(4分)13.作者以时间为序,以自己对鞍子不断深入的认识及变化发展的情感来结构全文,请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内填写恰当文字,完成对文章脉络的梳理。(4分)时间最初后来现在认识从不相信鞍子会裂开从来没有回忆过陪伴我的鞍子回忆起鞍子懂得了鞍子的重要性情感轻狂懵懂后悔就题答题,主观臆断(脱离文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学生作答:•总结,鞍子代表着一个牧羊人的放牧史,比马匹更重要,记寻了自己成长的历程。鞍子代表的就是一个人。写出了作者的悔恨之情。•(1分)•参考答案:•历经苦难而坚韧依旧。鞍子是“我”那段青春岁月(或草原生活)的写照,也是“我”形象的代表。(4分)15.简要概括鞍子形象,并指出它的象征意义。(4分)丢三落四,顾此失彼(要点缺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学生作答:•性格:轻狂、自信、不羁、果敢、庄重。年少轻骑的经历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自信、勇猛、不羁的牧人形象,其后的思考和感悟表现了作者的成熟、庄重。•特点:文章朴实简单流畅,作者不用华丽的词藻,却用朴实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充满真情,具有感染力。(0分)•参考答案:•张承志也有温情细腻的一面,比如第6段修补鞍子时的细心、耐心。他的文章也有生动细致的特点,比如第2段对鞍子的描写,第4段对骑马摔下并摔裂鞍子的描述。(他的文章还有用语新颖的特点,比如“少年轻骑”、“丝丝开扣”等。)(5分)16.“硬朗”,是研究者们对张承志其人其文的普遍评价。在这篇文章里,张承志还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征,他的文章还有什么其他特点,请结合语段分别简要分析。(5分)分析问题方向错误,一盘散沙(不分主次)发现问题•学生作答:•豪放、豁达。大多指残疾却毫不惋惜,对自己从前年少无知的悔恨,以做骑手为豪,热爱草原,热爱他的鞍子,怜惜哪些离别的马儿。•(0分)•参考答案:•张承志也有温情细腻的一面,比如第6段修补鞍子时的细心、耐心。他的文章也有生动细致的特点,比如第2段对鞍子的描写,第4段对骑马摔下并摔裂鞍子的描述。(他的文章还有用语新颖的特点,比如“少年轻骑”、“丝丝开扣”等。)(5分)16.“硬朗”,是研究者们对张承志其人其文的普遍评价。在这篇文章里,张承志还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征,他的文章还有什么其他特点,请结合语段分别简要分析。(5分)分析问题一答了事,不管不顾(答非所问)总结——规范答题程式规范和答题表述规范紧扣文本突出重点认真读题兼顾分项问答照应书写完整打磨自己的答案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规范答题指导:(内容信息概括及句首作用)第一问:综观全文,找描写“戈壁滩”景色的句子进行整合。第二问: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参考答案•第一问: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2.请简要分析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规范答题指导:(文中重点句子语义理解)•1、判断句子类型(深奥含蓄句)•2、确定答题区域(第三段、第六段)•3、整合答题信息•第一问:“树”是什么?我为什么喜欢它?•第二问:“只有”、“没有”的深意。参考答案•(1)答: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2)答: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3.(6分)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