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词的有关知识(1)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别称有,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关于柳永柳永是福建崇安人,字耆卿,宋工部侍郎柳宜的幼子。初名三变,字景庄,他的词的表现艺术主要是即事言情和融情入景。即事言情的较朴素,还渗透着一些口语方言,接近民间曲子词;融情入景的较清丽,还有一些相当高雅的。音律谐协,美妙动听,也是柳永词的特征。他的表现手法是善于铺叙,一气贯注,首尾完整;即使表达曲折复杂的情景,也自然流转,毫不呆滞,而深人细致,清晰明朗,好像说出了人们的眼前景和心里话。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即“传播四方”,“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除一些词人学习它以外,它在讲唱、戏曲方面还起了不小的作用。关于柳永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妇女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中爱恋歌伎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作品,如《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临江仙引》等,是他作品中最突出的、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部分。其次写都市生活、锦绣山河的作品,如《望海潮》《抛球乐》《内家娇》《早梅芳》《木兰花慢》等,也给人较深刻的印象。而个别的蔑视统治阶级或触犯统治阶级的忌讳的作品,如《鹤冲天》《醉蓬莱》,则和他的出处进退有关,也可以看出他在一定时期内的人生态度。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雨霖铃》,感知词的声韵之美。2、运用联想、想象的手法领悟作品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思考1、雨霖铃描写了那些离别情景?2、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1、雨霖铃描写了那些离别情景?2、上片和下片所景物有什么不同?1、离别时、离别后2、上片写眼前之景,下片写想象之景。意象(景语)凄切寒蝉晚长亭催发兰舟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夹岸杨柳晓风残月悲凉凄清哀婉动人意境(情语)反复诵读,熟练背诵,体会《雨霖铃》的音律之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运用学习《雨霖铃》所使用的学习方法,解决《望海潮》1、欣赏《望海潮》的节奏感,体会其声律之美。2、领悟《望海潮》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