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第七单元先辈们唱过的歌第七单元先辈们唱过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2、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材分析《酸枣刺》是作曲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下的一首儿童歌曲,这首歌曲是《生产大合唱》中的选曲,1939年作于延安。全曲短小精悍,主要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采用领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具有一呼百应、此起彼伏的效果。情绪活泼天真,坚定乐观,反映了当时根据地儿童与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和抗战必胜的信心。《共产儿童团歌》这是一首诞生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曲,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在篝火旁》的部分曲调填词而成。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革命歌曲,也是电影《红孩子》的插曲,歌曲反映出大革命时期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儿童团的精神面貌。歌曲中节奏坚定、旋律昂扬,具有鲜明的斗争气质。全曲共四个乐句,曲调短小有力,号角型的音调进行和不断出现的附点音符,使歌曲充满了雄壮豪迈的气势,形象地反映了儿童团员们吹起军号奋勇前进、时刻准备迎接战斗的坚强决心。《卖报歌》是作曲家聂耳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四个乐句单乐段歌曲,歌曲节奏跳跃,曲调活泼,生动地勾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报童形象。歌曲的情绪乐观向上,对明天充满着希望。歌曲篇幅虽小,但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从解放前一直流传至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教学过程(一)学唱《酸枣刺》1、听唱歌曲。教师范唱歌曲《酸枣刺》后提问:歌曲的意思是什么?2、观看影碟。教师播放故事片《小兵张嘎》片断。3、听歌走步。教师带领学生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情绪踏步。如:左右左(右并步)|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并步)(间奏)原地踏步:||左右左(右并步)|左右左(右并步)|左右左(右并步)|左右左(右并步)|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并步)|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可以反复练习)。4、演唱歌曲。熟练上面踏步后,教师和学生边唱歌边踏步并反复体验歌曲情绪。演唱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歌词的词意与音乐的情绪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5、巩固知识。演唱歌曲时,复习巩固段落反复记号的用法。6、介绍作者。学生在一段鼓舞人心的歌曲学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习后,教师简介曲作者:冼星海。(二)学唱《共产儿童团歌》1、看看。观看课件电影片段《红孩子》,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共产儿童团员以及共产儿童团的精神风貌。2、听听。教师范唱《共产儿童团歌》。注意要唱出进行曲的风格。3、动动。听赏钢琴变奏曲《共产儿童团歌》并做律动。先请学生听着钢琴曲,然后学习先辈们扛红缨枪的那种样子,挺起胸膛,步伐整齐的做行进动作。再听辩《共产儿童团歌》的主旋律共出现了几次?跟随每遍不同的音乐做不同的律动。如:ABACA走步转圈走步跳跃走步4、唱唱。通过两遍听赏活动,学生已熟悉钢琴变奏曲《共产儿童团歌》的主旋律,为学唱歌曲作好了铺垫。教师可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再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演唱形式可多样化:有问有答,有领有合。5、比比。教师可让学生在前面律动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与歌词意境一致的动作,边唱边表演,分小组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最符合歌曲的精神与情绪。6、忆忆。教师让学生演唱《小列兵》,让学生感受此曲与《共产儿童团歌》的异同。(从力度、速度、曲式风格、歌曲内容上比较。)7、编编。教师出示固定节奏,启发学生创编班队纪律歌曲,并填上自编歌词。(三)学唱《卖报歌》《卖报歌》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童歌曲。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结识了一个名叫“小毛头”的报童,了解到报童生活的艰苦,聂耳以小毛头作模特儿,于1933年底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此后,《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卖报歌》采用F宫调式,2/4拍。它的基调乐观活泼,对明天充满了希望。开始即以“555”,的简朴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啦啦啦节奏跳跃,音调明朗活泼,生动地勾画出一个天真可爱、奔跑着叫卖的报童的形象。这首歌曲形象单纯,结构短小(四个乐句),属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