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情境·激趣引航世上没有不转弯的路,人间也没有不凋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唯有跨越,唯有征服。面对苦难,最重要的是不烦不躁。闭上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咚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下思想,翻开汲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的文字会送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阔达,读懂那份宽容,读懂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2新知识·预习探索目标定位1.反复诵读,理解诗的内容;2.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理解诗中的意象;3.探究诗的艺术手法。基础导练1.正字音虐.待()憎.恨()晚祷.()窗棂.()咽吞咽.咽.喉呜咽.绷绷.紧绷.脸绷.瓷刷粉刷.刷白nüèzēnɡdǎolínɡyànyānyèbēnɡběnɡbènɡshuāshuà2.辨字形揉糅蝗惶烁铄缀辍啜掇蜡腊厢箱揉搓杂糅蝗虫惶惑闪烁众口铄金缀扣子辍学啜泣拾掇蜡笔腊肉车厢箱子3.积词语⑴粗暴:________________⑵憧憬:________________⑶热泪盈眶:________________⑷形神毕肖:________________鲁莽,暴躁向往眼中充满热泪形态和神情都很相似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1)简介: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等,山东诸城人。中国著名诗人、作家,被誉为“农民诗人”。风格:他热爱农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所以他的诗篇多为歌唱农村之作。臧克家描写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的诗篇为诗坛吹来一阵清新的风,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拓了崭新的天地。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自己的写照》等。(2)简介: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又名刘半九,湖北黄陂人。著名作家,“七月派”诗人。他一生历经磨难,新中国成立前曾遭遇国民党当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学即被通缉而不得不离校逃亡;新中国成立后又被诬为“国民党特务”和“胡风分子”,蒙难二十五年。但他始终珍惜与诗神相遇合的缘分,生平著作等身。诗集:《童话》《又是一个起点》《集合》《人之诗》《我们走向海》《绿原自选诗》等。(3)简介:食指,1948年生,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风格:他的诗语言节奏铿锵,易于诵读,是出自心灵的感悟与生命的歌唱,给后来的诗歌写作以巨大影响。代表作: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歌《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等。(4)简介:梁小斌,1954年生,原籍山东荣成,生于安徽合肥。成就:1979年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同年在《诗刊》发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作品,它们后来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作。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推荐诗人。诗集:《少女军鼓队》。2.相关知识(1)热爱生活的坚忍者——《老马》《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诗人曾说过:“我曾写下《烙印》《生活》《希望》和《老马》表现我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这些诗作写出了诗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境况。面对险恶的生活,诗人提出了“个人的坚忍主义”,即不灰心,不颓丧,能咬紧牙关,忍受困苦的磨难。《老马》就是对这样的生活态度的诠释: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用尽气力去和它苦斗。臧克家能严肃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从棘针尖上去认识人生”。他能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2)压抑不住的社会憎恨——《憎恨》《憎恨》写于1941年,后收集在桂林希望社出版的诗集《童话》中。《童话》可以视为绿原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他的诗风比较柔和、清纯,多少有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