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作品的形象——人物形象“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一:温故知新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物物诗歌形诗歌形象象人人景景人物形象①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少年英雄周瑜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客观人物形象))::雄姿雄姿英发、英发、羽羽扇纶巾扇纶巾、、谈笑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间、强虏灰飞烟灭。““我我””((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人公))::多情多情应笑应笑我我、、早生华早生华发发、人生如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尊还酹江月。。通过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表达了作了作者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开始!寻找读懂人物形象的突破口一、一、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寻找初体验思考:你品读到的诗人形象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读到的?补充资料: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清高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寻找再体验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思考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思考:你品读到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依据是什么?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加以分析。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课前作业2点评】超凡脱俗,悠闲自在三(9)孤独,自我陶醉三(9)同学答案展示: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三(11)同学答案展示:通过众鸟飞尽,孤云独闲的景象描写,表现了凄凉萧瑟的特点,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三(9)同学答案展示:通过“众鸟”“孤云”的对比,写出了诗人自身的孤寂。诗人离开朝廷四处游玩,如同一片孤云。表现了一个清高、孤寂的诗人形象。三(9)同学答案展示: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离自己很高而且已经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全面展示了他的清高。诗歌表达了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学以致用】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答案示例】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该形象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是一个清高孤傲的隐士形象。在下着大雪冷寂的江面上,一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