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一、成就与经验……………………………………………(1)(一)“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成就与贡献(二)“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二、机遇与挑战……………………………………………(7)(一)“十二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二)“十二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9)(一)“十二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二)“十二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则2(三)“十二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目标四、重点任务……………………………………………(11)(一)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优化升级(二)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三)发挥乡镇企业支撑作用,促进“三农”健康发展(四)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乡镇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五)完善服务机制,促进乡镇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五、保障措施……………………………………………(19)(一)努力优化发展环境(二)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三)继续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四)改进对乡镇企业的服务(五)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六)切实加强管理体系建设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乡镇企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服务“三农”,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突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总体部署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和要求,编制本规划。一、成就与经验(一)“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成就与贡献“十一五”期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三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升201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112232亿元,比2005年增长122.1%,年均实际增长12.9%;其中工业增加值77693亿元,比2005年增长117.9%,年均实际增长12.4%。201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27.3%上升到28.2%;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6.2%上升到48.5%,分别提高了0.9、2.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589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18.8%上升到20.0%1;其中,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755万人,比2005年增加125万人,增长19.8%。乡镇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部分县域中乡镇企业在地区增加值和工商税收中的比重都达到60%左右,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1.使用2009年比例。42.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乡镇企业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39亿元、84770亿元、26323亿元,分别占乡镇企业增加值的1.0%、75.5%、23.5%。规模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国乡镇规模以上2工业实现增加值58403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3.2%,占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重52.0%,比2005年提高8.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8069亿元,比2005年增长151.1%,年均实际增长15.8%;占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9%,成为乡镇企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其增加值比2005年增长了137.8%,年均实际递增13.6%,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休闲农业发展成为新亮点,目前,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个,农家乐达到150万家,年经营收入超过1200亿元。3.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结构逐步改善。2010年,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5802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31.9%,比200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实现增加值10999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9.8%,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实现增加值65431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58.3%,比2005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4.乡镇企业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乡镇企业园区9854个,入驻企业1107967家,从业人员2778万人,比2005年增长39.4%;完成总产值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