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年级2004专业、层次本科授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大、小班)大班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9章新生儿的临床用药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临床药理学(第3版)徐叔云主编2.儿科药物治疗学胡亚美主编3.儿科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王丽1、掌握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2、3、4掌握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1、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特点20分钟2、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20分钟3、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10分钟4、新生儿常见病合理用药20分钟5、总结10分钟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第丄次课授课时间2007.3.26教案完成时间:2007.3.9教学目的与要求:教案续页)教案续页)教案续页)四、药物的排泄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新生儿肾组织结构未发育完全,肾小球数量较少。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泄的药物消除来得慢。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20分钟强调教案续页)基本内容第三节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一、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1.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的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即使严格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投药,血浆中药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而新生儿时期个体差别较任何年龄组均大。2.多数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惊厥药等不能只根据治疗反应来决定用药。3.药物安全及中毒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2〜3倍。二、常用药物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庆大霉素,头抱噻肟钠,地高辛,苯巴比妥,氨茶碱,氯霉素教案续页)教案续页)教案续页)用药剂量:苯巴比妥5mg/(kg・d),分2~3次服用。此外还可应用10%活性炭溶液。2.抑制溶血过程常用的药物为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3.减少胆红素形成近年发现锡一原卟啉与胆红素结构相似,能抑制微粒体胆红素加氧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用于新生儿ABO溶血也有效。为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还可输注白蛋白。三、高铁血红蛋白症新生儿对易致高铁血红蛋白症的药物极敏感,原因有:一是新生儿红细胞内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二是由于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和促酶活性低,若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不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逆转,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效磺胺、亚甲蓝、苯佐卡因以及与其类似的局麻药、硝酸盐、次硝酸铋和经皮吸收的含苯胺或氯苯胺化合物等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有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可能,应慎用。四、出血辅助手段和基本内容时间分配新生儿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未完善,用药稍不当即可引起出血,如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应用保泰松、皮质激素类,三氟拉嗪、氯丙嗪、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肝素等,甚至静脉输注高渗溶均有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较脆弱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如吗啡类药物易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苯丙胺、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或惊厥;皮质激素易引起手足搐搦;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易致听神经损害;咲喃妥因不但引起前额疼痛且可能引起多发性神经根炎。六、灰婴综合征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可能出现厌食、呕吐、腹胀、进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教案续页)称为“灰婴综合征”,其死亡率很高,尤其剂量超过lOOmg/(kg・d)时发生此症机会更高;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被启用,但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治疗药物范围为10〜25mg/L,如无血药浓度监测条件,则尽量不应。教案续页)教案续页)(二)抗惊厥药物的应用经上述病因性治疗后仍反复发作惊厥,或确诊为颅内器质性病变所致,则需应用抗惊厥药物。1.苯巴比妥新生儿惊厥首选,每次给苯巴比妥5〜7mg/kg肌注,6〜8hl次;紧急情况下,可予静脉注射。为保证安全,血药浓度不应超出40ug/ml。2.苯妥英钠若苯巴比妥负荷量已超过30mg/kg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