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舍里镇人畜饮水[范文模版]爱新舍里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情况小结爱新舍里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镇供水站以解决农牧民饮水问题,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改善农牧民健康状况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配臵水资源,坚持把爱新舍里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同经济发展、产业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真正成为利民、富民工程,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现将我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小结如下:一、爱新舍里镇基本情况XX县区爱新舍里镇位于自治县西部阶地平原,距县城30公里,距XX县区48公里,距国家一类口岸都垃塔口岸28公里,省道313线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万亩,草原面积23.5万亩,镇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全镇下辖四个村民委员会,一个牧场,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611人,2294户,其中锡伯族6184人占总人口的53.3%,汉族3834人占总人口的33%,其他民族1593人占总人口的13.7%。乌珠牛录村位于爱新舍里镇西部,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耕地面积13069亩,753户,人口3770人,其中锡伯族2332人,汉族850人,哈萨克族529人,其他民族59人,年末牲畜存栏数1.2万头(只),人均收入4352.39元。依拉齐牛录村位于爱新舍里镇东部,西与乌珠牛录村隔阿晨盖街相连,东与堆齐牛录乡相接界。土地面积39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900亩,草场面积28393亩。有732户村民3774人,其中锡伯族2332人,汉族936人,哈族430人,维族76人,牲畜存栏头数1.121万头,人均收入4345.33元。安巴贴村位于爱新舍里镇东南部,村委会驻地依拉齐牛录村东北角安巴帖附近,耕地面积5500亩,草场面积38938亩,第1页共5页全村412户村民2182人,其中锡伯族208人,汉族1732人,哈族236人,维族6人,辖4个村民小组。纳旦芒坎村位于爱新舍里镇西南4.5公里芨芨草滩处,纳旦芒坎村耕地5490亩,草场面积5847亩,有397户村民1885人,其中锡伯族1312人,哈族230人,汉族316人,维族27人,辖3个村民小组,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地广缺水,主要靠乌孙山积雪融水灌地。2007年粮食总产达1110万吨,年末牲畜存栏数0.72头(只),人均收入3407.27元。爱新舍里镇经济以农为主,宜农宜牧,农牧结合多种经营使全镇经济得到了不断发展。2007年我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0604.24万元,增长3.3%,其中工业总产值5631.24万元,农业总产值4973万元。二、三产业产值7246.19万元,人均收入达4088.64元,粮食总产达7292吨,牲畜年末存栏45800头(只),增长率2%。爱新舍里镇牧民定居点情况:爱新舍里镇有一牧民定居点夏合尔曼,距镇以南50公里处,有20户牧民120人,牲畜存栏数2710头(只)。乌珠牛录村托海牧民定居点,为乌珠牛录村与依拉齐村合并牧区,距镇以北6公里处,有68户牧民340人,牲畜存栏数6650头(只)。安巴贴吉也可牧民定居点,距镇以南3公里处,有80户牧民402人,牲畜存栏数4350头(只)。纳旦芒坎村七大队居民点,距镇西南方向30公里处,有8户牧民32人,牲畜存栏数610头(只)。四个牧民定居点均未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主要原因为地处偏远,牧民定居点分布较为分散,不集中。加之镇资金有限,实施农村人畜饮用水工程存在很大难度。爱新舍里镇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伊犁河谷盆地,其西部地势开阔,易受北冰洋气温的影响,而形成大陆性北温带和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1℃,年降水量147.3mm,无霜期150天,极值最低气温零下43.2℃,极值最高气温39.5℃。人民生活用水以开采地下第2页共5页水为主,农牧区大部分人畜饮水以开采浅层水为主。近几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快速的发展,使一些地区农牧民生活饮用水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缺水困扰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因此解决农牧区饮水困难问题,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身体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二、爱新舍里镇农村人畜饮水项目情况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2004年—2005年经国家通过以工代赈资金补助90万元,(其中一期70万元、二期20万元)对该镇供水工程进行改造。农民自筹38万元,共完成投资128万元,工程于2004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