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及实践探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保持党的纯洁性理论的发展及意蕴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把保持党的纯洁性放在了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都对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过要求,他们用自己的的语言、方式作出过论述,我们党91年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也是党保持自身纯洁性的过程。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在建党初期,为保证党的纯洁性,我们党就明确规定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注重在政治上建党、思想上建党。毛泽东同志提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员,来纠正和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经过1941年至1945年的整风运动,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达到了高度统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高度重视在向执政党转变中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对于党员队伍中出现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坚决进行整顿。比如建国初期,我们党开展的三反运动,检查党内存在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问题,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革命队伍的腐蚀,清除了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在社会上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针对党员纯洁性问题敏锐地提出“执政党的党员怎样才算合格”这一重大命题。他指出,党胜利后,会有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他们为着取得名誉和地位而入党,他们在入党以后,不去支持群众的利益,反而妨害群众的利益”,这就对党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他强调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提出要综合治理,从严治党,一手抓改革开放,第1页共4页一手抓惩治腐败,为保持党的纯洁性作出了积极努力的探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江泽民同志针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要求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开展“三讲”教育等,这些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保持党的纯洁性进一步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新工程,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探索和积累了新经验。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具有特定的意蕴,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主要指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的纯洁,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基本内容包括保持党的指导思想纯洁,保持党的各级组织纯洁,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以及清正廉洁。党的纯洁性与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因此纯洁性与反腐倡廉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二、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实践探析如何保持自身的纯洁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保持党的纯洁性不是几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在实践中用实际行动来探析并体现。1.实践要求以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守住纯洁。保持党的纯洁性,根本在于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思想纯洁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而坚定的信仰是思想纯洁的政治基础。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纯洁性植根于党员干部第2页共4页的理想信念中,才能保持思想纯洁。信念的坚定、思想的纯洁是中共之根本。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决定了其前进方向和人生境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