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成吉思汗和鹰》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面对错误”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叙述了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鹰四次打落自己好不容易才接到解渴泉水而一怒之下射死了这只非常宠爱的鹰,之后才发现鹰这样做是为了救自己的命,从而悔悟出“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这篇文章情节曲折生动,语言通俗易懂,蕴含的道理贴近生活,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的氛围和习惯较差,阅读文章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全靠课堂上来培养。所以,针对本课第二课时的设计,主要采用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精读文本,抓住重点词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内涵。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2、学习反复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其好处。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结合实际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以下词语: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讲的是著名的草原英雄成吉思汗和他非常宠爱的鹰之间发生的一段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出示课件】成吉思汗()次接水都被鹰撞翻,于是他就()。结果把那只鹰()。当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感到()。成吉思汗从这件事中领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师:鹰四次打掉了成吉思汗的水杯,四次的情形一样吗?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感受那扣人心弦的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冲突。(一)、请同学们自由读9~18自然段,画一画鹰每一次打掉成吉思汗水杯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词语。然后同桌合作填写表格,讨论一下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次数鹰怎样做成吉思汗心情一二三四请小组派出代表汇报。从这张表格中你体会到什么?(鹰一次比一次撞击的力量大;成吉思汗一次比一次生气,直至气急败坏)1、感受鹰的动作力度师:让我们先来关注描写鹰撞杯那一瞬间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比较,明白:后一次到底比前一次猛烈在哪?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得短促、逐渐加大力度,读出变化和比较出的区别。师:仅仅是一个词,但是用得准确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幅画面,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再送回到句子里感受一下?让画面更加完整。【出示课件】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里的杯子。(指名读,点评,齐读)2、感受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师:鹰一次又一次的阻挠,成吉思汗有什么反应呢?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吗?【出示课件】成吉思汗抬头一看,原来是他那只宠爱的鹰干的。这次,他有点生气了。成吉思汗真的生气了。“你怎么敢这样?”他大声嚷道,“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仰天向老鹰射去。(自由练习读、指名读、点评、重点指导后两句,再指名读)当时炎热的天气把小溪都烤干了,成吉思汗口渴得厉害,一滴一滴地接水,却被鹰几次三番地打掉,他是多么生气啊!他是君王啊,谁敢冒犯他啊!鹰却一次又一次打掉他的水杯。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成吉思汗?(师板书:气急败坏)写法指导:作者通课文描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四次被鹰撞翻的经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反复叙事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次又一次逐渐升级、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突出了鹰的忠诚。【出示课件】让我们把有关鹰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的句子对比着读一读,感受其中的变化和联系。(二)鹰死了,成吉思汗那么渴,一定赶紧去喝水,那么他如愿喝到水没有呢?请同学们自读19到23自然段。1、成吉思汗没有喝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