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XX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材料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巴彦淖尔市XX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材料XX县区位处XX省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交界,毗邻黄河后套平原,南部巍巍阴山如屏,山前黄河故道横贯东西,沿河遍布良田沃土;山后草原广阔,水草丰茂。全旗总面积23000平方公里,分为牧区、黄河灌区和山旱区。海流图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旗总人口14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占多数,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旗。我旗始终把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族文化大旗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旗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共建共享、共享共建,着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努力扩大有效文化供给,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公共文化惠及全旗各族人民。一、以建设覆盖城乡的文化阵地为基础,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承载力公共文化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旗把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当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结构布局,努力构筑公共文化阵地“3张网”,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一是在提质上下功夫,构筑标志性文化设施网络。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力度,提升城乡文化品位。近年来,先后新建了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中心、XX县区博物馆、鸿雁剧场、哈萨尔广场、云英广场等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并投入使用,即将建成鸿雁文化广场、乌拉特主题文化广场等,构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主体框架,发挥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作用,为满足城乡群众高层次文化艺术享受创造条件。二是在强基上下功夫,形成面向基层的文化阵地网络。把完善农村文化阵地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第1页共5页的重中之重,以苏木镇建成综合性文化站、85%的行政村嘎查建成文化活动场所为目标,实施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开展“全旗民族文化示范苏木镇”、“特色文化苏木镇”评选活动,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联建等方式,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基本形成完整的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全旗建成苏木镇文化站8个,苏木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00%和65%,该工程取得明显的实效,得到了上三级主管部门的肯定。20XX年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20XX年获得“全区文化系统先进集体”,20XX年被自治区表彰为“20XX全区文化工作先进旗县”;8个苏木镇(街道)被命名为“巴彦淖尔市民间文化之乡”。“一镇一品,一苏木一特色”的文化品牌格局初步形成。三是在扩网上下功夫,完善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传输网络。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抓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传播能力。依托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农村牧区mmds有线数字网络等,2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旗已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基层服务点107个。二、以丰富农村牧区群众有效文化供给为目标,不断扩大农村牧区公共文化的影响力注重统筹区域、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切实加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有效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牧区文化的繁荣发展。一是提升“创”的水平,扩大基层有效文化供给。加强基层文化内容建设,组织文化部门干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抓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类、信息类和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创作,培育适合群众口味、反映农村牧区实际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加强农村牧区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先后创作推出了《乌拉特情韵》、《草原酒歌》、《敖特尔青年》、《陶德芒奈》、《奔腾》等一批反映农村牧区实际、贴近群众的舞台精品力作。同时,以重大比赛活动促进农村牧区文艺创作生产,连续8年举办全旗农牧民文艺汇演、《情洒乌拉特》消夏广场文化艺术节、“乌拉特民歌千人演唱会”、“乌拉特原生态民歌大奖赛”、“二人台第2页共5页演唱会”、海流图镇社区广场文化艺术节、川井苏木草原民俗文化风情节等活动,努力提升农村牧区文化活动水平。二是健全“送”的机制,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