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认真想,细心算。(每题2分,共20分)1.计算36-3×8时,应先算(),再算()。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重复写这几个字,第21个字应该是()。3.有一些糖块比10个多,又比20个少,如果把这些糖块平均分,分的份数和每一份的个数同样多,这些糖有()块。4.把3×6=18,18+2=20写成一个算式是()。5.比4个9多5的数是(),4个7比14多()。6.有5行苹果树,每行8棵,又栽了2行,现在一共有()棵。7.在○里填上“>”“<”或“一”。6×9-5○6×(9-5)14÷2+5○14÷(2+5)6×5+4○6×(5+4)(52-28)÷4○52-28÷48.(1)最少去掉()个苹果,才能正好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2)最少需要加()个苹果,才可以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9.有几种不同的列法?试试看。□○□○□=□□○□○□=□□○□○□=□10.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共用20分钟,每锯一次要()分钟。二、我来选一选。(每题2分,共8分)1.计算54÷(6+3)时,应先算()A54÷686+3C.54÷32.在口÷8=6……○中,○里最大填(),口内填()A.6,54B.7,55C.8,563.王师傅说“我每天加工6把椅子,”李师傅说“我4天加工20把椅子。”他们谁做得快些?A.王师傅B.李师傅C.-样快。4.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列式为()A.7+4×3B.7+3+4C.7×3+4三、我来当法官。(每题1分,共6分)1.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24-18÷3,要先算24-18=6。()4.56-28+12=16。()5.10-10×1=0()6.42÷(3+4)=6()四、我是计算小能手。(1题6分,2题18分,共24分)1.直接写得数。36÷4=35-3×8=28÷4=71-38=42÷7=71+39=132÷8=63÷9=32÷8-3=6+8×3=6×8-5=2+5×6=2.算一算。62-8×645+54÷6(72-36)÷4======9×(81-73)64÷(35-27)56+4×7======五、看图列算式,相信你最棒!(每题4分,共12分)1.-共有多少个草莓?算式:2.-共有几棵树?算式:3.还差几条船?算式: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1.妈妈买了18个,吃了3天,每天吃4个,还有多少个?2.(4元),(9元),(1)买5个和1辆,一共需要多少钱?(2)用20元钱买2个,应找回多少元?23.小鸭队赢了7场,平了5场,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小鸭队一共获得多少分?4.单人椅有42把,双人椅有6把,一共能坐多少人?5.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27人,女生有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6.摘桃子。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几个?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第三课:过河教学内容:P8~10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计算32-8÷820+16÷4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5、提问: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因此算式为:54÷(9-3)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