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赞扬增强自信奠定孩子美好未来孩子一上学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一张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但六岁左右的孩子,智力还在发展中,习惯没有养成,象他们学走路、学说话一样,需要赏识,需要赞美、需要自信,家校协调一致的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一、什么是赞扬?就是赞美和表扬,父母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这是赞扬。这种正面教育的方法能对孩子们起鼓舞和激励的作用,能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这也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在新课改中,也大力提倡鼓励、表扬教育,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个观点时髦说法叫“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会令孩子信心大增,并且影响到整个人生。二、赞扬的方法:1、期望性赞扬当家长对孩子寄予期望时,就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当家长期望孩子进步时,总认为这个孩子好,一举一动都顺眼,从而给予孩子的鼓励的赞扬方式。2、诱导性赞扬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时,家长冷静客观地对孩子的主客观条件加以科学分析,确信孩子适于朝此方向发展后循循加以诱导,通过言语举止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以影响,使孩子在受到赞扬的同时明确自己应朝什么方向努力和发展的赞扬方式。3、鼓励性赞扬当孩子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某些偶然因素,家长也及时发现,并予以公开表扬和鼓励孩子点滴进步的赞扬方式。三、赞扬的巧用:1、巧在时间的选择要适时:孩子的行为具有无意性的特点,他们往往不知道也不考虑自己所作所为的好坏和后果。而且大多数的孩子会在行为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所以,家长适时的表扬和批评无形中会起到一个评判和加深印象的作用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发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或闪光点,我们要趁热打铁,及时表扬、鼓励。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不要等到孩子的进取心冷却了,上进心销食殆尽了,再表扬、鼓励,那就一点儿用处没有了。2、巧在赞扬要有针对性:明确表扬的目标是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孩子的行为是多方面的,某一方面表现好并不代表孩子的一切,所以家长在表扬孩子时应具体问题具体说,表扬的内容要具体,对孩子的表扬越具体越好。必须特别强调他使你满意的具体行为,不然,你的表扬会让他很茫然,不知道你究竟要表扬的是他的哪种行为。比如,孩子帮家长做家务,把地擦得干干净净。那么这时家长应该说,“你把地擦得真干净。”而不应该说,“你真棒!”比如可以这样说:“你刚才帮妈妈摆了餐桌,我很高兴你能这样做。”孩子只有经常得到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实实在在的表扬,才能建立起自信、自豪的感觉,否则,对孩子说再多的“好孩子”也没有用。也有的时候,父母可能一脸茫然不知道孩子究竟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这时,你不妨准备一个日记本,及时把宝贝每一点好的表现都记录下来。当你用心去观察,很快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个本子居然记满了孩子的优点,而且它还帮助父母学会了如何表扬宝贝。父母还可把记录了孩子好行为的本子放在床头,每天睡觉前和宝贝一起看并讲给他听,这给你与孩子谈话提供了好素材,让你和孩子都感到非常愉快。3、巧在语言选择要恰当:许多的家长和大人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其实这样的表扬对孩子是不利的。孩子还不具备客观评判的能力,他们一般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来评价自己的。那么孩子会因为自己“聪明”,而偷懒,“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一旦遭遇到困难,就会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所以,家长应该使用恰当的词表扬孩子,不可滥用赞美语言,不要让赞美在他们面前变得廉价或吝啬。应该实事求是、是真诚的、是由衷的。家长对孩子的表扬必须公正、谨慎,运用得恰到好处。表扬要注意个性:对性格内向、个性懦弱、能力较差的孩子就要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反之对虚荣心理强、态度傲慢的孩子则要有节制地运用表扬,否则将会助长他们的不良性格,影响他们的进步。4、巧在赞扬目标要适当: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即使孩子的进步很微小,父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