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小馋猫【摘要:】长期以来,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一直未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训练轻行为培养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早期家庭教育首要的、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项工作应是家长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家长要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艰巨性,对孩子严格要求,反复强调,持之以恒。幼儿良好习惯只有通过长时期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才能逐渐养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教育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来的。【关键词:】捡东西、小馋猫【情景再现:】情景一:午睡后,我给小朋友们分享饼干,萌萌突然站了起来喊道:“帅帅是只小馋猫!”只见帅帅大喊:“我不是,你才是的呢!”他捡起地上饼干放进自己的嘴巴里,一边吃一边还摇头。我拿着餐巾纸跑了过去,对帅帅说:“帅帅,快把刚才的饼干吐出来,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帅帅一边嚼一边说:“我已经吃完了,掉在地上的东西用手擦擦就好吃了。”情景二:今天见到帅帅是在学校外面,他正和奶奶还有其他小朋友站在小区门口捡地上的食品包装袋,奶奶捡了一袋小摊上卖的零食包装袋,里面可能还有零食就给了帅帅,只见帅帅嘴里吃的津津有味,其他孩子见了都说:“帅帅是个小馋猫。”帅帅则不以为然,嘴里还时不时的说:“真好吃啊!”情景三:下班遇见几个正在楼下玩耍的孩子,一眼就看到了帅帅,他跟我上了楼来到我家。我去厨房烧饭,就让他在房间玩一会儿。一会儿他跑来问我:“丁老师,你房间地上的爆米花还好吃吗?”说着他低下头,我说:“可以呀。”他拿起就吃,另一个小朋友跟他争抢的过程中,爆米花撒了,帅帅抓起地上的爆米花就冲到我面前,说:“老师,掉在地上的不可以吃了吧?”我说:“你认为能吃吗?”帅帅歪歪头说:“好像不能吃。”说完他就拿着爆米花消失了。我担心他会不会又捡起来吃掉呢?就帅帅小朋友的这些情况,谈谈我的看法:第1页共3页1.儿童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与外界物品还不能准确的划分,所以,你这次告诉孩子这样东西是不能捡起来吃的,孩子可能记住了。但下次遇到另外的一种,在他们记忆中,你没有限制,所以就捡起来吃了。对于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不断提醒。2.孩子好奇想探索未知世界孩子这个时期是非常爱捡地上的东西的,我们作为教师也不要限制。如果孩子只是随便捡起东西,放在嘴里舔舔、咬咬,并不是真的吃下去,那很正常,不是病。孩子正值认识事物的萌芽期,物品除了看看、碰碰,他们还想把物品放入嘴里咬一咬尝尝味道,这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孩子还能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当发现不好吃的时候,下次自然也就不吃了。另外,还有可能是孩子发育过程缺失一个“口欲期”。这种情况通常是家长过分限制孩子吃手、咬东西。孩子吃手、咬东西,也是其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会使他们自己充分感知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如果缺失,以后孩子总会找机会进行“替代性满足”,比如咬指甲、吃异物等等。孩子补完,也就不会在这样了。3.被冷漠想引起老师的关注这种情况在我们班上是比较少见,发生往往和我对这个孩子的照料较少。孩子可能因为缺乏“照顾”,擅自拿取异物吃,日久成为习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与家长都要给孩子些关心,切忌简单粗暴,更不要对孩子施以责罚。过度的强调、关注,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行为。4.家长的坏习惯影响根深蒂固因为地处农村,有些孩子一直是老人在照顾,家长会有这种不好的习惯,自然孩子也会模仿起来。不能否认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影响比我们教师大,所以我认为这种捡掉在地上东西吃的习惯还是得从家长开始进行教育。5.孩子确实是饿了、馋了这个情况可能比较常见,孩子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在幼儿园需要一日多餐当孩子体力消耗时,对食物的香味很难抵御。这也是为什么当孩子看到地上掉东西就吃的原因之一。我的教育措施:当孩子发生以上种种的情况后,当教师的我们不能立刻训斥孩子,这样不仅第2页共3页不能提醒孩子,还会起到反作用,如果要教育就要心平气和。1.讲故事自从知道帅帅有这样的小毛病之后,我对他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