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农业农村部分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农业厅(局)、教育厅(教委、局)、水利(水务)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国土资源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厅(局)、粮食局、气象局、海洋局、供销合作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农业局、教育局、水利局、建设环保局、国土资源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局、粮食局、供销合作社,中科院院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明确“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目标、思路和发展任务,全面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粮食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编制了《“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页共22页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粮食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与要求,明确“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制定本规划。一、形势与需求(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5%,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农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取得新成果,支撑粮食连年增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带动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农业资源环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科技创业积极推进。城镇化与农村民生科技逐步强化,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二)发展需求21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已进入了一个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新时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加速了传统农业技术第2页共22页的变革与升级,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农业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迈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挑战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保障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给,需要持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我国粮食已实现连续八年增产,但产需矛盾依然突出,同时还面临水土资源紧缺、生产成本提高、气候变化异常等严峻问题。保持农业稳定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在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发展农业新兴产业,需要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农业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技术竞争日趋激烈。但我国生物种业、农业装备、食品制造、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核心技术严重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型高产优质新品种匮乏,主要商用畜禽良种和部分高端蔬菜种子均依靠国外,许多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相当薄弱,迫切需要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能力。——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需要主要依靠科技破解难题。我国农业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重,耕地、水资源长期不足。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