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狭义上,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包括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第16课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一、风雨如晦构想共和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三、处心积虑破坏共和四、深入人心唱响共和(背景)(过程)(结局)(评价)第16课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一、风雨如晦构想共和三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史实,思考大屏幕上的这三个问题。1.为什么非要推翻清政府?(革命的必要性)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已有的政权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革命的可能性)3.那又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辛亥年(1911)?(革命的偶然性)(背景)第16课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一、风雨如晦构想共和(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革命的可能性3.革命的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4)组织准备:(5)军事准备: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第16课辛亥革命量中华之物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结与国之欢心量中华之物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结与国之欢心革命的酝酿和爆发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展革命的酝酿和爆发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展革命的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清朝反动本质日益暴露革命的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清朝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第16课辛亥革命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产阶级力量壮大•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第16课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第16课辛亥革命1905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年,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在日本东京成立了:日本东京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名称主要成员领导人1894年兴中会华侨和会党孙中山1904年华兴会留学生和学界黄兴、宋教仁1904年光复会留学生和学界蔡元培1906年日知会学界和新军刘静庵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第16课辛亥革命军事准备第16课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一、风雨如晦构想共和(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革命的可能性3.革命的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4)组织准备:(5)军事准备: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第16课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一、风雨如晦构想共和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背景)(过程)(一)爆发:武昌起义的时间、主力、概况、影响(二)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临时大总统、国都、国旗、性质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目的、性质、意义第16课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过程)(一)爆发:时间:主力:概况:影响: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1911年10月10日爆发,攻占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新军将领)为都督,国号中华民国。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第16课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