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舒婷高一职业语文吴静瑾学习目标:1、作者介绍2、初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3、掌握诗中出现的意象群,并会熟练运(橡树木棉)4、学会赏析朦胧诗,并能理解诗中美妙的意象5、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爱情①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大量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是与北岛、顾城一起并立诗坛朦胧诗的三巨头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曾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致橡树》曾经是传遍天下的诗歌,二十年前,评说纷纭。虽然如今朦胧诗派早已落入冷寂,但舒婷及其《致橡树》却值得一说。《致橡树》是完全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朗诵诗歌,体会感情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歌赏析诗歌赏析①①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分别是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分别是??他们在诗中具体指什么?他们在诗中具体指什么?是谁向谁表达?表达什么?是谁向谁表达?表达什么?“我”----木棉“你”----橡树“我们”---木棉和橡树在一起②②此诗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此诗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不,这些都还不够。”③“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什么?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全文可以分为两层全文可以分为两层以以“不,这些都还不够”“不,这些都还不够”为分界线为分界线::第一层第一层宣告了自己不愿意为男性的附庸,表宣告了自己不愿意为男性的附庸,表达了对世俗的爱情观的否定。达了对世俗的爱情观的否定。第二层第二层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结构层次1、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列举并说明为什么?(1)极力攀附(凌霄花)(2)单方痴恋(鸟儿)(3)一味奉献(泉源、日光)因为爱的双方没有平等、独立可言。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世俗的爱情观极力攀附只知依恋一味奉献不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2、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相互交融、依存相知相恋心有灵犀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既独立,又依存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同甘共苦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木棉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阴柔阳刚之美的男性阴柔之美的女性阳刚橡树3、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15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理想的男子汉比做刀、剑、戟,应是具有刚毅、果敢、锐利的阳刚之美。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以开满红硕花朵的木棉象征女性的阴柔之美。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既有美丽的外表也要有丰富的内涵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呢?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外表虽有距离,实质是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