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贫困原因调查分析近日,笔者深入**县**镇**村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农户、与村干部、村民进行座谈会等形式,对**村的贫困原因做了充分的调查,并通过数据和村民反映,发现了该村贫困存在的一些问题。**村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村位于**县**镇东北部,距离最近的镇政府、集市、医院4公里,距离**县27公里,距离最近的高速路口40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450户1786人,耕地面积3300亩,水稻种植面积3200亩,山林地面积10300亩,种植经济作物650亩。**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烤烟。接受调查的10户居民中,每户最高文化水平者60%为初中,30%为高中,大专及以上仅占10%。(二)村级经济状况**村村级固定资产为一栋三层新建的村委会大楼,目前村委会可支配现金1万元,无借贷,村级资金来源主要为转移支付,经济作物补贴和两个矿厂的管理费。**村是贫困村,全村有30户低保户,低保人口59人,20XX年获得贫困补助资金10万元,近两年获得贫困补助资金共187200元。全村有煤矿岩和500余亩高岭土资源,建有两个矿厂,矿厂企业员工共10人,每年向村里缴纳2万余元管理费。村内鼓励种植烤烟,20XX年烤烟种植524亩,获得村级补贴近5万元。村内开支主要为建设村委大楼费用、大楼维护费、办公经费、村级道路硬化费和村干部工资。(三)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近两年**村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XX年居民人均收入为6862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43.04元,比上年增长约12%。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0户村民当中,家庭年收入增长超过10%的有3户,占30%,增长在10%以内的为6户,占60%,只有一户因为户主年岁已高劳动力下降而导致收入减少。该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第1页共7页一方面是从20XX年开始,全村逐步推广烤烟种植,政府补贴收入高。大型烟草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在该村建立了烟草收购点,企业以10.8元/斤的价格收购烤烟,政府给种植烟草的农户每亩补贴200元以上。调查的10户村民平均每户获得政府补贴性收入3000元左右,其中基本是种植烤烟获得的补贴。烤烟的种植时间和生长周期不影响晚稻种植,同一亩田种植烤烟后还能继续种植晚稻,对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村民邹乐观家20XX年的收入约为3万元左右,20XX年开始种植烤烟,家庭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20XX年前三季度结束后,预计年收入可达10万元。另一方面,该村近几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发展,在外打工、在本地市县做零工、短工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XX年该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476.64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1%,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寄回带回的收入1165.71元,占人均工资性收入的47.06%。调查的10户居民当中,有7户家庭年收入增长是因为外出务工收入提高。同时,该村村民从事畜牧业、采矿、交通运输、非农经营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20XX年**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为1036.2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96%,人均牧业收入93.93元,占1.9%。调查的10户村民中,有8户养了鸡、3户养鱼、1户养猪,从事了养殖的农户平均每户靠此增收1012.5元。村民邹能观家今年家庭总收入6万元,其中5万元为跑运输服务所得,占全家总收入的83.33%。(四)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情况据**村文书介绍,该村村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近几年有了比较大的提升。通过实地走访,总结**村居民生活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村的村级道路已经全部硬化,建设了休闲小广场。该村投资4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130余平米的三层村级办公、综合服务楼,也是该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和村文化活动楼,楼内有村图书阅览室。村内建有一所村级小学,村内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该村还有自己的村级医疗服务站,日常寻医问药都可以就近解决。第2页共7页二是居住条件有所提升。近几年,大部分村民的住房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砖木结构或土胚房,全村90%以上的住户都居住在砖混结构的房屋内,平均每户房屋的占地面积约为131.17㎡。三是消费水平略有提高。**村村民日常消费的主要构成为鲜菜、鲜肉等食品开销、家庭用电、购买服装和交通用汽油等消费。全村共有20台左右的私家汽车,在调查的10户居民中,有7户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