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的语篇教学云阳学校蒋燕霞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已由强调单词、句型等英语知识性的传授,逐渐过渡到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语篇教学就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的。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对于语篇教学,我们还在在尝试中,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大胆努力地去尝试,我们一定能够把这类的课上得更好。现在我们学生在推行“自然分材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的语篇教学。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力的自然分化,通过采取自学、讨论、交流、互帮、知者加速等手段实现共同而有差异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着眼于学生学力、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与提高,强调把学习的自主权和管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合理差异的发展,把指导学生的重心从内容上转向方法,彻底改变了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前的英语对话教学,比较倾向于词句的简单机械教学,而在语篇的整体教学上则轻描淡写:还记得在教学教材A板块的对话时,往往过多地进行对话中生词生句的教授,不管是不是本单元的重点,是不是对话的重要内容,对出现的新词新句一概重点听说读写加拓展,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却忽视听说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另外,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刻意组织和安排较多,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语言的学习变成盲目地,机械地模仿,从而降低了语言的功能。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调整了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模式,采用自然分材教学模式,运用整体语言教学的相关理论,坚持一个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质疑,鼓励通过互帮、合作的形式促使学生较快、较轻松、较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一、打破“因材施教”,实现“因人施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来教育学生,难以顾及所有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虽然“分层教学”也是一种力图照顾学生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的尝试,它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优、中、差几个组(或班、校)施教,表面上关注了三个“同质”群体,实际上忽略了不少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个群体中学生的学力仍有高下之分)。“自然分材”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或圈点勾画,或解答问1题,或自主探究,或小组互助。在普读的基础上,必然会区分出已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知者)和未能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补读生),这就实现了自然分材。其基本假说是:教学就是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用适宜的方法教学效率最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分层教学”的不足。自然分材教学让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力自然分化,学生盯着自己的学习问题,解决了问题再申请新的学习内容,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最后大不一样,每个学生也就因此获得了与自己相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补救,克服了在分层中不同层次仍然有学生的学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学习问题仍然得不到有针对性及时补救的情况。另外,学生座位编排也是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态度,成绩好坏等进行差异有机互补的科学性编排而定。每个小组均有一个小老师(即:自然分材组长),有问题采取就近解决的原则,问身边的小老师就行。实在难以处理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这样,盯着学生的问题教,教学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了“因人施教”。二、开展“普补教学”,增添课堂活力“自然分材”教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随机分出“普读生”(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和“补读生”(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普读生继续学习新的内容(主要是做新的练习题),补读生上黑板前与教师一起研究疑难,进行补充式讲解和讨论。也就是说,普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普读与补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普读重在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信任并挖掘学生潜在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在老师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