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局面的形成枣庄四十一中孙振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篇——德军入侵波兰即将遭到屠杀的儿童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篇——二战集中营中堆积如山的尸骨被炸成废墟的圣洛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篇——战争是残酷的!“二战”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第四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战时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一、美国实力的膨胀《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1、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①二战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大发战争横财;②政局稳定,改善了生产技术条件;③战后各国重建为美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新的投资场所;④巨大的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一、美国实力的膨胀2、表现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超级强大材料一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材料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双方互不信任,片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表明:由战时同盟双方关系逐渐恶化原因2、国际力量的变化⑴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⑵战后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3、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尤其美国,积极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4、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冷战美苏关系的变化利益冲突美国将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二“冷战政策”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战后苏联成为美国全球扩张的最大障碍!?形式: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和对抗形式1、大战刚歇,人心思和平;2、苏、美力量大致均衡。本质:是美国要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时代的开始,由此出现两极对峙。美国总统杜鲁门欧洲复兴计划美国国务卿马歇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北约”1949年“华约”1955年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标志:《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影响:使世界在敌视和对峙气氛中不断面临战争威胁,特别是美苏两强相争,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美国的“冷战政策”对象:形式:表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的建立战后苏联成为美国全球扩张的最大障碍!1、大战刚歇,人心思和平;2、苏、美力量大致均衡。影响: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深刻地影响了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和发展。美国的“冷战政策”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形式: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本质:是美国要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1、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2、“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小结两极格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二战后,出现美苏“冷战”,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美苏两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所决定的。可见,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和地位是与其综合国力成正比的。1、“这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中的“这”是指:A、马歇尔计划B、北约的成立C、经互会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A2、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B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A、帮助欧洲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