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授课教师刘香梅科目小学数学年级一年级教学时间2014年4月25日学习者分析“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的孩子还经常到小店买一些小东西要用到1元以内的人民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多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练习,并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活动,更好掌握本节课知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学生经历换币、付币、找币、计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换算及应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纸币和硬币若干教学过程教学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呈现情境猜一猜:一张纸片花纹多,红黄蓝绿画山河。爸妈天天把它赚,1活动1吃饭穿衣它来办。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说明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2、揭示课题说明:我们国家的钱就叫做人民币。(板书:人民币)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人民币,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补充完整):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活动2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激活经验看一看、摸一摸下列人民币正面和反面,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出示1角、5角、1元的正面图、背面图。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介绍人民币上的知识。①.面值的大小②.发行单位③.国徽④.少数民族头像⑤.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⑥.风景画⑦.盲点……重点介绍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像我们的国旗一样,我们必须尊重它,爱护它,不要随意折叠,更不要涂抹和撕毁。你能做到吗?刚才我们认识的钱都是纸质的,叫做纸币。我们国家的钱还有用金属做的,叫做硬币。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图片,在硬币图上圈出元角分,告诉学生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2、小测试:人民币的单位有()、()、()。人民币按材质可以分为()和()。3、认识硬币2认识各种面值的硬币,分别观察硬币的正面、背面,看看都有些什么.比较1分、2分、5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圆形,正面、背面都有图案和发行的时间。不同点:大小和面值不同。所有的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你会使用它们吗?4、连一连:第67页想想做做第1题。表现不错,大家都会用。可是有3个小朋友在买东西时却遇到了问题,我们去看一看,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好吗?教学活动35、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出示课本第66页情境图,教学1元=10角1角=10分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1元以内的人民币。别看它们面值小,作用可大了,可以用它买我们所需要的学习用品,今天小明和他的朋友就去商店里买东西了,我们去看一看吧。提问:笔记本的价格是1元,如果让你买这样一本笔记本,你准备怎么样付钱?请小朋友想办法取出1元来付一付。生1:我拿出1张1元就可以了。生2:我付10张1角。师追问:谁的方法对?生齐答:都对。师:为什么呢?生齐说:1元等于10角,10角等于1元师小结:买一本1元的笔记本,可以付1元,也可以付10角,10角就是1元。(板书:1元=10角)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说,1角等于10分,10分等于1角。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请小朋友们用你桌子上的1分硬币,数出1角。提问: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那么你发现人民币的哪个单位最大?哪个单位最小?指出:元是人民币最大的单位,分是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提问:为什么?3生:1元=10角1角=10分6、分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