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施工安全讲义二O一四年二月前言本讲义为电气化铁路施工安全。包括接触网大修、改造、扩建以及既有线电化改造施工。讲义中借鉴了沪杭线电化改造、侯月线扩容改造、洛张线电化改造、郑州局部分站改工程的经验教训。从接触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施工方案(尤其是过渡方案)、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卡控、对安全监管人员的要求、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希望学习者能得到启发,在实际工作中对施工安全各项事情要多想、多说、多督促,以求得保证施工过程中落实“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的原则,落实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就是效益的理念。二O一四年二月第一章接触网基本结构第一节接触网基本结构一、供电方式1.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简称DN供电方式,或称直供+回流方式)在接触网支柱上架有一条每隔一定距离与钢轨并联的回流线,如图1—10所示。这种供电方式取消了吸流变压器,保留了回流线。利用接触网与回流线之间的互感作用,使钢轨中的回流尽可能地由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因而能基本排除接触网对邻近通讯电路的干扰。由于取消了吸流变压器,只保留了回流线,因此牵引阻抗比直接供电方式低一点,供电性能好一些,供电可靠性增强,造价也比吸回方式低。目前,这种供电方式在我国电气化铁路上得到了广泛采用。图1—10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1—牵引变电所2—接触网(T)3—回流线(NF)4—机车5—钢轨(R)2.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简称AT供电方式)它既能有效地减轻牵引网对通信网的干扰,又能适应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运行,故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供电方式是每隔10Km左右在接触网与正馈线之间并联接入一台自耦变压器,绕组的中点与钢轨相联。自耦变压器将牵引网的供电电压提高一倍,而供给电力机车的电压为25KV,其工作原理如图1—9所示。图1—9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1—牵引变电所2—自耦变压器3—接触网(T)4—正馈线(AF)5—钢轨(R)6—机车7—保护线(PW)8—自耦变压器中性点(N)电力机车由接触网(T)受电后,牵引电流一般由钢轨(R)流回,对于自耦变压器的作用,经自耦变压器绕组和正馈线(AF线)流回变电所。当自耦变压器的一个绕组流过牵引电流时,其另一个绕组感应出电流供给电力机车,因此实际上当机车负荷电流为I时,由于自耦变压器的作用,流经接触网(T)和正馈线(AF)的电流为I/2。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牵引网阻抗很小,约为直接供电方式的1/4,因此电压损失小,电能损耗低,供电能力大,供电距离长,可达40~50Km。由于牵引变电所间的距离加大,减少了牵引变电所数量,也减少了电力系统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的工程和投资。但由于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比较复杂,加大了电气化铁路自身的投资。这种供电方式一般采用在重载、高速等负荷大的电气化铁道上。在电力系统较薄弱的地区,为了减少电源部分的投资,经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这种供电方式。由于牵引负荷电流在接触网(T)和正馈线(AF线)中方向相反,因而对邻近的通讯线路干扰很小,其防干扰效果与吸流变压器——回流线供电方式相当。二、接触网基本结构1、支撑装置2、弹性悬挂结构1–腕臂结构2–定位装置3–吊弦4–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5–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6–承力索电连接线夹7–接触线电连接线夹8–弹性吊索装置3、吊弦。分为环节吊弦、可调式整体吊弦、不可调式整体吊弦。4、定位装置5、中心锚结。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站场防窜中心锚结等。6、电连接。分为股道电连接、线岔电连接、锚段关节电连接。7、补偿装置常见的有滑轮补偿、棘轮补偿、弹簧补偿装置。承力索电连接线夹接触线电连接线夹7、隔离开关。有双极联动和单极(不带接地刀闸、带接地刀闸、负荷开关等)8、分段、分相绝缘器分相绝缘又分为器件式和关节式两种。七跨绝缘锚段关节电分相平面示意图9、线岔。分有交叉线岔和无交叉线岔。第二节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一、接触网导线高度接触网导线高度是指悬挂定位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设计规范规定如下:最高高度:不大于6500mm。最低高度:(1)区间、站场:①一般中间站和区间不小于5700mm(旧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