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汇编1.总则1.1为加强项目部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和操作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切实提高公司整体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汇编。1.2本汇编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项目。2.一般规定2.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所操作的机械设备的性能构造、操作方法、例行保养知识以及操作规程,经培训考试合格获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机械设备。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设备。2.2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2.3操作人员应熟悉有关工程施工规范,服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2.4操作人员对违反机械操作规程的指挥调度,有权拒绝执行,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强迫操作人员违章作业。2.5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的观察制度和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2.5.1工作前的检查制度2.5.1.1机械设备工作场地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障碍物。2.5.1.2油、水、电及其他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是否完备。2.5.1.3安全机构是否灵活可靠。2.5.1.4操纵机械是否灵活可靠。2.5.1.5指示仪表、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可靠。2.5.1.6油温、水温是否已达到正常使用温度。2.5.2工作中的观察制度。2.5.2.1指示仪表、指示灯有无异常。2.5.2.2工作机构、操纵机构有无异常。2.5.2.3工作场地有无异常变化。2.5.2.4工作质量是否符合工程技术要求。2.5.3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2.5.3.1工作机构有无过热、松动或其他故障。2.5.3.2按照保修规范或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例行保养作业。2.5.3.3做好次日或下一班的准备工作。2.6操作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履行交接班手续。2.7严禁机械带故障或超负荷运转。2.8机械保养、修理、使用要注意安全。要妥善保管长期停放或封存的机械设备,定期发动检查,确保机械经常处于完好状态。2.9在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机械,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3.土、石方工程机械3.1挖掘机3.1.1挖掘作业要求3.1.1.1作业前,使机处于水严位置,并将行走机构制动住。轮胎式挖掘机如遇松软土壤时,可将左右撑脚的插地齿朝地面方向安装,然后把撑脚放出和撑好后方可工作。3.1.1.2应熟悉每一手柄的作用,操作者的视线须集中在铲斗的操作上,手柄的移动要平顺,臂杆下降时不得中途突然停止。3.1.1.3机械在斜坡上移动时,臂杆应向高坡的一边,以增加稳定性。3.1.1.4机械移动时,应先将挖掘装置置于运输位置(轮胎式须收回撑脚)。3.1.1.5须经常检查和紧固回转机构与悬架固定的固定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3.1.2装载作业要求3.1.2.1轮胎式作业前,须将挖掘装置的回转机构置予中心位置,并用拉板固定,防止左右摆动。3.1.2.2作业时,挖掘斗的装料角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阻力而使行走轮打滑。3.1.2.3挖掘时应使发动机达到规定的转速,使挖掘斗插进料堆装满斗(如轮胎式在这时行走轮打滑现象时,则稍微提升装载斗再装料)。满斗后,应先将臂杆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驶离。3.1.2.4如将料卸于卡车上,应使挖掘斗提升至卸料车不会触及车厢边板的高度,并掌握好角度,不使物料翻出车外。3.1.3行驶及停放的要求3.1.3.1轮胎式须将挖掘装置放在中心位置,并用两块拉板固定臂杆,以免行走时左右摆动,履带式作较长距离道路行走时须用车辆运输。3.1.3.2行驶前须先回缩撑脚,并将插地齿向上安装,以提高其通过性能。3.1.3.3须将铲斗和斗柄的油缸活塞杆完全伸出,使铲斗紧靠斗柄,斗柄紧靠动臂。3.1.3.4行驶中在不妨碍通过性的前提下,挖掘装载装置应尽可能降低高度。3.1.3.5停放后将滑阀手柄锁好或加以固定,以免随便板动而发生意外事故。3.1.3.6停放超过一小时者,应将撑脚伸出使后轮卸载;停放超过一天者,应将前后轮撑离地面,并用木块垫实在回转体下面。3.1.3.7臂杆后端的橡胶缓冲块,必须保持完整,以免液压马达受撞击损坏。3.1.3.8保养时必须使全机处于完全静止状态,并使液压系统卸载,装载斗和铲均应降到地面。3.2推土机3.2.1作业前的准备3.2.1.1了解作业区的地势和土壤种类,测定危险点及选定最佳的操作方法。3.2.1.2如果作业区有较块石头或大坑穴时,应预先清除或填平。3.2.1.3起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