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三角形11.1.1三角形的边学习目标:1.探究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会观察、操作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和应用学习难点:用“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解决问题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由三条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具有.3.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表示(图1)(1)顶点:三角形两边的公共点称为三角形的顶点;ABC的顶点是,,.(2)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边;ABC的三条边为,,.(3)内角:在三角形中,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ABC的三个内角为,,.注:(1)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的字母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字母的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CBACABBCABACACBABC,,,,,为同一个三角形.(2)角的两边为射线,三角形的三条边为线段.(3)由于在三角形内一个角对着一条边,那么这条边就叫这个角的对边,同理,这个角也叫做这个边的对角.如图1中,A的对边是BC(经常也用a表示),B的对边是AC(经常也用b表示),C的对边为AB(经常也用c表示);AB的对角为C,AC的对角为B,BC的对角为A.4.三角形的分类有两种方法:(1)按角分类;(2)按边分类(1)按角分类(2)按边分类1ABC图1三角形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二.合作探究:探究11、填不等号(>或<)①AB+ACBC;AB-ACBC.②AB+BCAC;AB-BCAC.③BC+ACAB;BC-ACAB.2.用一句话概括为:3.以下数据是三组三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厘米)能首尾顺次连接成三角形吗?6、7、84、5、93、6、104.对以上三级组数据的思考,你能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第三边.探究2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厘米和5厘米的木棒。(1)用长度为3厘米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厘米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探究3用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是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三.练习:P4四.自我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布置:P8习题11.1第1、2题(课本)、第6、7题(作业本)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学习目标:1.经历画图等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及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等都交于点.3.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ABC图2教学反思:学习重点:(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学习难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画法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7,回答下列问题:1.三角形的高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_____.如图⑴,AD是△ABC的高,则AD⊥_____.2.连接△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中点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_____.如图⑵,AD是△ABC的中线,则BD=______.3.∠BAC的平分线AD,交∠BAC的对边BC于点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___________.如图⑶,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BAD=∠_______.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有什么区别?高与垂线有什么区别?5.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几条中线?几条角平分线?二.合作探究探究1.分别在下列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画出所有的中线.2.分别在下列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所有的角平分线.33.分别在下列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所有的高.课堂练习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_____条高,____条中线,____条角平分线.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位置为()A.一定都在三角形内B.一定都在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