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案例马岗小学李继红片断一。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购物,并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师:你购买哪些物品?从购物小票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教师展示生A的购物小票:从这张购物小票上,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邳州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2003.04.08日0402台收款小票书名数量零售价金额校园英语119.819.8脑筋急转弯14.964.96小计:24.76交款:50找钱:25.24欢迎惠顾邳州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联系电话:0516-5659481生1:我想计算一本《校园英语》和一本《脑筋急转弯》的价钱是不是与计算机算出的价钱相等?生2:一本《校园英语》比一本《脑筋急转弯》贵多少钱?生3:我想帮助生A验算阿姨找的钱对不对?随着学生的提问、回答,黑板上出现:19.8+4.9619.8-4.9650-24.76片断二。师:列了这么多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自己选择一道试试好吗?学生立刻行动起来。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介绍给大家好吗?生1:我选择第1题,先把19.8元和4.96元写成“分”作单位,然后根据整数加法计算,结果是2476分,也就是24.76元。1980+4962476师: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有数学头脑!生2:我也选择第1题,19.8元就是19元8角,4.96元就是4元9角6分,把相同单位对齐着相加,结果是24元7角6分,即24.76元。19元8角+4元9角6分24元7角6分生3:我选择第2题。列竖式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齐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19.8-4.9614.84师:差的末尾为什么是4而不是6?生3: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在19.8的末尾添一个“0”(边说边在竖式上添写),0减6不够减,从十分位退1当作10,10减6得4。师:你从哪里知道可以这样算的?生3:我从课外书上学到的。师:你好聪明!列竖式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生1:相同单位的数才好相加减。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单位对齐,即元与元对齐,角与角对齐,分与分对齐。生2: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只要小数点对齐,不论是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单位相同,对齐的两个数就可以相加减了。生3: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加减。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的计数单位也相同。师:同学们能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思考很有见地。刚才大家靠自己的智慧发现计算小数加减法的不同方法,请选择你喜欢的算法计算另外两道算式。(学生都选择第3种算法)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哪些?片断三。师:生活中很多场合用到小数加减法。三家文具商店的三角尺、量角器和圆规价格如下表:新华文具店利民文具店兴盛文具店三角尺1.321.651.40量角器0.901.050.78圆规4.954.605.25大亮和民生分别带6.8元和8元买这三种文具,你能替他们设计购买方案吗?三、实践反思。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选中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课前的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要求。在设计“购买文具方案”的活动中,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觉到自己在生活里成长、提高,从而更加亲近数学。调动生活经验,建构数学模型。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小票,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