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感悟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每当课堂上、校园中看到一个个充满稚气和朝气的孩子,心中总会涌满幸福和祝福。幸福的是如花的孩子们能在伟大祖国的春光中茁壮地成长,祝福的是希望如花的孩子们能在伟大祖国的春光中尽情的绽放。我喜悦,喜悦我们及我们的孩子们如此幸运,生在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是的,国家给予我们一切。但是,一次课堂上,我问孩子们:“你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长大找个好工作”“为了长大有本事挣好多钱”“为了将来挣钱孝敬父母”……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愕然了。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未来?难道这就是在祖国怀抱中幸福成长的我们的未来?难道这就是在祖国怀抱中幸福成长的被我们寄予厚望的我们的未来?其实这个结果应该早在预料这中。以前当我满含敬意之情向他们介绍孙中山、毛主席、周总理等国之伟人之时,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那种漠然和茫然就曾让我心中升起一股浓浓的寒意,是的,那寒意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为什么?我无数次问自己,记得二十年前我和他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会因我的老师怀念毛主席、周总理时与老师一共默默落泪,那时的我们作文中会很自然地出现“为了伟大的祖国好好学习,将来为了祖国献出一切,哪怕是这仅有一次的生命”等句子。那是真实感情的流露,哪怕是如今写来,我仍能感到自己澎湃的热血。然而 80 后的我们仍被人称为“垮掉的一代”,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审视如今的孩子,如今的这一代呢?或许,他们太优越了,他们是家里众人呵护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离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岁月已赿来赿远,遥不可及。他们只能看到“奥特曼”“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他们的榜样是无所不能的超人;“雷锋”“董存瑞”只是课文中的某个人物而已,无足轻重。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我国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刚入学就给他们定下了宏伟崇高的目标,然而,这个目标在“减负”声中反而日益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到底能被教师执行多少;然而学生对于这些目标到底能够理解多少,又能产生多少兴趣呢?或许,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教案上一行“德育渗透”,而“渗透”在课堂上只简化为教师结课时一言而过的寥寥几字。或许,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已脱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成了形式上的教育。是鼓励学生观看一两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是学生到烈士陵园去“踏青”,1是学生观后、游后的只言片语。一转身,充斥他们感官的仍是动漫、美食、华衣。懂得多少?领悟多少?伟人、英雄又会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