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探究式科学教育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探究的题目/主题,提出问题。第二步:推测与讨论。第五步:表达和交流。﹡ 第三步:进行实验和观测。﹡ 第四步: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 五个步骤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第一步:提出问题 —— 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第二步:推测与讨论 —— 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第三步:实验和观测 —— 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第四步:信息处理 —— 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第五步:表达和交流 —— 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第一步:确定探究的题目 /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 思考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适合引领孩子探究的 ?怎样促使幼儿关注问题 , 进入探究情境 ? 案例 : 炎炎夏日来临 , 孩子近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风”的问题,如: 风是从哪儿来的? 有些什么样的风? 教室里为什么没有风? 哪儿的风最大? 哪些东西喜欢风? 哪些东西不喜欢风? 我能造风吗?哪些东西方便造风? ……思考: 如果你是老师 , 你会选择哪个问题来引领孩子进行探究?为什么 ? 适合引领孩子探究的问题是: 适合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能反映出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 , 具有方法论意义。※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促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 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二是:创设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儿童引入情境,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作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成——转化途径。 第二步:推测与讨论——孩子们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孩子进行推测与讨论时,教师指导时需注意: 要引导幼儿有依据地进行推论,而不是瞎猜乱想。﹡ 要积极鼓励幼儿同伴间观点的相互碰撞,形成小组一致的设想。﹡ 最后形成预测并记录和表征。※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实验的想法和做法。 第三步: 进行实验和观测——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 幼儿进行实验和观测时,教师需注意: 尽可能让幼儿直接接触实际的客观世界,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客观世界。﹡ 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定量测量工具。※ 不过多干涉,但要给予必要的帮助。 怎样做才是:不过多干涉,但要给予必要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