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编辑“宁夏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总结会议透露,可见墙体 517.9 公里,烽火台 237 座、关堡 25 座,还发现了铺舍、壕堑、品字形窖等遗址……”。但在宁夏长城资源调查队副队长周赟看来,仅有这样几个数据的报道远远不能穷尽宁夏长城的雄宏与神秘。“有些长城遗址如果不是这次调查也许就永远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些发现常常连我们这些专业人员都激动和惊叹不已。因为其鲜为人知所以才弥足珍贵,因为一些长城段这一生只会见到一次,所以我们这些调查人员就像穷人家的孩子进了大观园,贪婪地拍摄近万张照片,用GPS 采集了大量精确数据。在我看来,这次长城资源调查无异于一次宁夏长城秘境的精确探寻,基本查清境内长城的长度、位置、现状等。”周赟好像还没有摆脱调查长城时的痴迷状态。因为是专业调查,调查队形成的文字记录可能不如游人笔者游记那样抒情而又诗意,但就是因为专业,刀刻般纪实手法和精确的数据一笔一画地勾勒出宁夏长城原生态。©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宁夏境内古长城文化丰富,主要分东线、西线、北线和固原内边四道4 部分,本文根据调查材料分述。河东边墙编辑调查显示,宁夏明长城河东墙总长度为 180 公里,分布着敌台 508座、烽火台 67 座、铺舍 12 座、城址 7 座。宁夏河东边墙修筑于明成化十年,这段长城的走向,始于银川市兴庆区临河镇黄河岸边的横城村,于盐池县苟池东北 3 公里处进入陕西定边县的周台子。这道长城自清水营东,当地人又称为“二道边”。嘉靖年间王琼等人修筑的边墙,其西段(即从横城到清水营一段)是沿用了成化年间的边墙。自清水营向东新筑边墙,一直到盐池的东郭庄村,与成化年间的边墙呈平行状态。其间距约 5 公里-10 公里左右。这道边墙比成化年间所筑墙高壕深,因此又被称作 “深沟高垒”,当地村民将这道边墙称作“头道边”。此外,为了防止河套的蒙古人进入银川平原抢掠,三镇总制刘天和于嘉靖十五年 (1536 年)沿黄河东岸,“修筑长堤一道,顺河直抵横城大边,以截虏自东过河,以入宁夏之路”。这道长堤是河东边墙向北的延续,由于比河东边墙低矮,有如河堤,故而称作“长堤”。“陶乐长堤”现存长度为 331 米。从旧北长城的终点越河,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巴音陶亥开始,南行过都思兔河进入陶乐境地,自陶乐境内沿黄河南下到达横城大边墙。这段长城修筑工程比较简单,加上紧靠河边,大多已被河水泛损,所留遗迹不多,现在高仁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