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与全球供应链的三大新变化: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当前全球供应链的形成起始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自二战以来,全球共发生 4 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 90 年代新经济和信息产业在全球迅猛发展之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同类产业整体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依次梯度转移的特征,通常叫国际产业整体梯度转移。90 年代之后,由于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国际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全球产业链条上价值含量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模块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转移,通常叫国际产业模块梯度转移。这种新的产业转移模式对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过 30 多年全球化的深度分工布局,全球供应链逐步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层级越来越多。伴随着供应链螺旋上升式的发展,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形成了日益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以服装行业为例,制衣流程包含多个步骤,而这些步骤又分散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当中,像纽扣、拉链等部分常常由不同供应商生产,而成品服装的销售和运输则涉及复杂网络中的更多主体。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更加复杂的产品意味着更长的供应链。现在,一个企业的供应商层级超过 4 级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第二,供应链上的节点越来越多,从单一的金字塔模式,逐渐转变为复杂的网状结构,其中部分关键节点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环节上研发了专门技术,同时向多个最终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提供零部件,成为实实在在的节点。过去,全球供应链可被视作一座金字塔,其底部是所有的原材料供应商,顶部是消费者。现今,全球供应链相互交织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更像一张巨大的网,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无数互动链条。全球化造就的并非一种平的、去中心化的世界经济,而是一个有层级的、不平衡的网络,其中关键的中心点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这些变化提高了经济效率,但也产生了新的不可预测的脆弱性:链条上的任何一环断裂时,上游和下游的供应商和消费者都会被波及。今日的全球供应链可被视作复杂系统,这样的拓扑结构意味着企业很难真正让自己的供应链可视化,知道谁在真正提供服务。其个体单元间的关系如此紧密缠绕以至于无法仅通过分析局部来理解整体。复杂系统倾向于具有非线性、连锁反应、反馈循环等特点,令人难以预测任一单元的变化将如何影响整个系统。尤其是关键节点被切断时,经济活动受到的干扰将更严重。这就是每当巨大危机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