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用“爱心”唤醒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神圣的,这种崇高和神圣需要用教师的爱心来支撑。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共处的过程中要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学习困难和问题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敬,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近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景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师的感情。“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中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例如,我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课前一分钟演讲,开始时有的学生不习惯,不愿意讲演,我采用多种办法激励学生,不厌其烦的帮那么语言有障碍的学生解决语言障碍,与有畏惧、害怕心理的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都有一展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们与我的距离感不见了,学生们逐渐喜欢上了演讲,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很快,有些学生的演讲非常精彩,令老师叫绝,学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 二 .用真情感染学生 “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传递爱的信息的重要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当把握目光这一无声的语言,捕捉时机,适时向学生传递教师真挚的爱的信息,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有些胆小的同学不敢发言,这时我就适时用温柔的目光激励他们,遇到有的同学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就用善意的目光提醒他们,遇到他们回答犹豫不决时,我就用充满自信的目光鼓励他们,遇到他们回答正确进,我就用兴奋的目光表扬他们。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好多时候从我的眼神中就得到了一份关爱和温暖,从而增进了交流,使学生从心灵上得到了更多的启迪。发扬教学民主,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的基础。赞科夫曾明确地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