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AmplitudeModulation,AM),一种基带调制方式,既通常所说的中波。这是一种用声音的高低变为幅度变化的电信号,频率范围503~1060KHz,传输距离较远,但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适合省际电台广播。早期VHF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都采用调幅方式,由于信道衰落会使模拟调幅产生附加调幅,造成失真,在传输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窃听,目前已很少采用。目前在简单通信设备中还有采用,如收音机中的AM波段就是调幅波,音质和FM波段调频波相比较差。编辑摘要调幅-调幅一种调制方式,属于基带调制。比较调频调幅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AM)。其中,载波信号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某种特征的变换而变化。例如,0或1分别对应于无载波或有载波输出,电视的图像信号使用调幅。调频的抗干扰能力强,失真小,但服务半径小。调幅-简介调幅,英文是AmplitudeModulation(AM)。调幅也就是通常说的中波,范围在503---1060KHz。调幅是用声音的高低变为幅度的变化的电信号。距离较远,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适合省际电台的广播。调幅-调幅方式调幅是使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通过用调制信号来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大小,使得调制信号的信息包含入高频信号之中,通过天线把高频信号发射出去,然后就把调制信号也传播出去了。这时候在接收端可以把调制信号解调出来,也就是把高频信号的幅度解读出来就可以得到调制信号了。调幅-调幅波的形成调幅波的形成早期VHF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都采用调幅方式,由于信道快衰落会使模拟调幅产生附加调幅而造成失真,目前已很少采用。调频制在抗干扰和抗衰落性能方面优于调幅制,对移动信道有较好的适应性,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模拟蜂窝系统都使用频率调制。图中是是调制信号叠加在高频信号中的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频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作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调幅波。由于高频信号的幅度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所以调幅信号的传输并不十分可靠。在传输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窃听,不安全。所以现在这种技术已经比较少被采用。但在简单设备的通信中还有采用。比如收音机中的AM波段就是调幅波,大家可以和FM波段的调频波相比较,可以看到它的音质和FM波段的调频波相比会比较差,原因就是它更容易被干扰。调幅-调幅的方法与电路乘法器调幅实际典型值:vc(60mv)、vΩ(300mv)、输出载波抑制可达60dB。开关型调幅电路要求:Vc>>VΩ即:vc等效为开关函数S(t)1.双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设:二极管导通电阻为RD,等效负载为2RL对于D1、D2:vc是共模信号,在RL上相消,vΩ是差模信号,vΩS(t)在RL上相加。2.二极管环型调幅电路i5=i1-i4i6=i2-i3i=i5+i6=i1-i4+(i2-i3)=(i1-i2)-(i4-i3)(i1-i2)同上,3.二极管桥型调幅电路无变压器,较实用四个二极管同时导通和截止(上述方法均要求参数完全对称)。4.开关型调幅电路实例对于D1、D2:vc仍是共模信号,vΩ仍是差模信号,负载上得到的电流同(1)。晶体管调幅电路基极(发射极)调幅:vΩ控制基极(发射极)电压。集电极(漏极)调幅:vΩ控制集电极(漏极)电压。由选频网络选出vo(已调信号)。1.基极调幅电路(发射极调幅电路)vbe=VBB+vΩ+vc=VBB+VΩcosΩt+VccosωotvΩ、vc幅度不同时:(1)vΩ、vc均较小采用幂级数法分析,产生调幅波。(因非线性失真大,很少使用)(2)vΩ较小(几mv~几十mv)vc较大(几百mv)采用时变参量法分析。(3)vΩ小(几mv)vc大(0.5~1v)采用开关函数法分析。调幅系数m<<1,线性范围小。(4)vΩ、vc均较大(常用)工作于(甲乙类)欠压状态。φ工作=90o~120o过压工作时,vce变化小(图9-7p233)基极调幅特点:(1)所需vΩ功率小,用于小功率发射机;(2)m不可太大,否则易包络失真;(3)集电极效率低(欠压工作)2.集电极调幅电路vΩ使集电极(电源)电压VΩ发生变化,实现调幅。电路(图9-8p237)由(图7-7p173)可见:在欠压区,输出的基波电压的幅度不随Vcc的变化而变化。故:过压工作,可实现调幅。集电极调幅特点:(1)因过压工作,η高(与m无关)用于大功率调幅发射机。(2)要求vΩ提供较大的驱动功率。(3)m较大时,调幅波非线性失真。3.多重调幅原理(改善线性度)实际工作中,基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