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插话的洋洋 曾丽婷一、案例背景我们学一班是一个全新的班级,孩子们来自大班段的各个班级,还有些外园转来的孩子,为了重新训练孩子们适应并熟悉新班级的各项常规,我们三个老师相互合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渐渐适应了新的班级。但惟独在上课的习惯上,仍有个别孩子仍不能举手提问和回答问题,有时还会抓到自己知道的知识,大声讲出自己的想法,洋洋就是其中较明显的一个。二、案例描述2014 春季期的最后一个主题《变变变》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各事物变化的过程,我们在本主题中于原有的活动的基础上增设了许多可让孩子们操作的环节,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今天开展活动《变色的手帕》,通过让孩子们猜测与验证,掌握三原色和三间色,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被吸引住了,在听故事猜测三只小兔分别会变成什么颜色时,孩子们开始和伙伴小声讨论起来,有些还分出“橘色派”“棕色派”。就在这时,洋洋突然起立大声说:“红加黄变橙色,黄加蓝变绿色,红加蓝变紫色!”原来还在讨论的同伴现在都望着他,不一会讨论声越来越大,有些孩子甚至也大声附和着:“我也觉得会是这样!”好不容易让大家平息下来观看变色实验,但是每次变出一种三间色,洋洋就会在座位上大声重复实验结果,即使一旁的周老师提醒他以后,他还会忍不住随意而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三、案例分析 这件事后,我和周老师商量,并找到洋洋原班级老师和妈妈了解情况,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导致洋洋养成这种不好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1.通过和原班级了解情况后我们得知,在原班级,为了使孩子们学习倾听的良好习惯,原班级教师有意培养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不举手,同伴说完后自己就可以起立说说自己的想法。这项常规的确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有礼貌地倾听,并提高孩子们的自信。但在以幼小衔接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学前班,这项常规是不合适的。已经在这项常规下经过了三年,洋洋早已将其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习惯。2.通过和洋洋妈妈面谈,以及和洋洋日常交往中了解到,洋洋的爸爸妈妈很注重洋洋在胆量方面的培养,经常鼓励他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再加上洋洋爸爸也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在与他人交流时也会出现打断别人的情况。洋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无疑强化了他的喜欢插话习惯。3.同时,我们也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和洋洋同班级的几个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也已经学会举手回答问题了,但惟独洋洋仍是如此,这样的情况无疑与我们有关。这让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