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柳州市三十中附小 李 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感受它的奇特美。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23 课——《雾凇》(齐读课题)。 1.(出示课件)师引读第 1 自然段,生欣赏雾凇图片。 2.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你看到的雾凇。【板书: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过渡:上节课,有同学提出:这么美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板书:美 】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东北吉林雾凇,去领略它那更为奇特的美。二、合作探究,精读感悟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什么是雾凇?请用“ ”划出来。指名说。(课件出示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2.思考: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吗?【板书: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3.学生读文,理解“饱和的水汽” (1)理解“饱和”在文中的含义。(2) 这么多的水汽从哪来?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请用“——”划出句子,“●”标出关键词。a.指名汇报,谈感受。(课件出示相关句子)b.指名读,读出这水汽的多、浓(练读、指名读、齐读)【板书:奇 条件】4.学生读文,了解并感受雾凇奇特的形成过程 【板书:过程】a.指名汇报。谈感受。(根据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引导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最初、逐渐、最后”)。① 慢慢地—写出了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指名读、男生读【板书:慢】② 轻轻地—写出了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指名读、女生读【板书:轻】③ 一层又一层—说明了雾气不断,逐渐形成。全班读【板书:逐渐】师生合作分读句子,再次体会这三个词的精妙师:同学们谈得很有深度,是呀,每当夜幕降临,(出示 Ppt,师开始引读:)师:这蒸腾的雾气, 生: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 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 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④ 镀:a.这句话当中有一个共同的字——“镀”,你认为它还可以换成哪个字?课件出示“镀”的本义。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选用“镀”?他想说明什么? b.出示句子:这蒸腾的雾气,就这样,生: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