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全神贯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材分析: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对他的一件作品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本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突出了他悉心潜入、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呢?我想:首先,整体感知时弄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其次,在精读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语句去读,去品味。然后,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进行交流:一是抓住神情,体会全神贯注。“忽然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二是抓住语言,体会全神贯注。 “嘴里叽哩咕噜”分明是罗丹鉴赏女像的“旁白”,自然折射出罗丹追求完美的鲜明个性。三是抓住动作,体会全神贯注。他工作时手舞足蹈、前俯后仰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他此时跌宕起伏的思索情景。四是抓“感触”,深化全神贯注。设计意图:结合略读课文特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物品质;挖掘空白点,读写结合,激发情感,深化理解。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描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课文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进行习作练笔。3.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感受人物精神。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学习准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学准备:PPT 课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导入课文。1、同学,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全神贯注》,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全身贯注”是什么意思呢?4、课文预习了吗?5、那你们知道图片上这两个人是谁吗?这两个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第 26课《全神贯注》,到文中看一看。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 124 面,自由的读文,想一想这两个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2、检查字词。 3、交流:他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三、研读交流,体会精神。1、课文就是通过这样一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