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计划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的隐蔽害虫,以幼虫危害花器和麦粒造成小麦灌浆不足,形成麦粒空壳或霉烂。近几年小麦吸浆虫在我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老虫区得到有效控制呈中度发生,新发虫区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危害造成减产 3-5 成,严重的部分麦田减产 8 成。自去年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广大农户进行了大面积防治,但仍有个别地块大幅度减产。 近日,据县农业植保部门及 12 个基层测报点和乡(镇)技术人员在大街乡、大名镇、西未庄乡、旧治乡、沙圪塔乡、杨桥镇、万堤镇、黄金堤乡、红庙乡、铺上乡、龙王庙镇、金滩镇等乡(镇)调查 227 个村,取土样方 304 个,淘土每样方平均有虫 3.2 头,4 月 8-9 日淘土调查一般每样方 28-67 头(金滩镇石家寨村),最高虫口为 99 头/样方(万堤镇吴六店村),破茧率为 77.8%。小麦吸浆虫发生呈中等偏重,有局部大发生势头。为切实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限期除治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小麦吸浆虫的危害性,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认真搞好调查、监测,及时掌握虫情发生动态,开展虫情普查,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确,分类指导,及时正确防治。特别是要针对广大干部群众对小麦吸浆虫危害性认识不足的情况,大力宣传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对达到防治标准(25 头/样方,每样方:10cmtimes;10cmtimes;20cm)的麦田,全面防治,决不允许因小麦吸浆虫给我县的小麦生产造成危害。如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危害的,要追究乡(镇)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科学防治,确保成效 1、蛹期防治。防治适期预计在 4 月 1828 日,小麦吸浆虫处于中蛹期,亩用 2.5%甲基异硫磷粉 1.22 公斤,加细土 2530公斤,拌匀后顺麦垄撒施,并用扫帚扫动麦株,使毒土落到地面上,撒后及时浇水,防治效果可达 90%以上。 第 1 页 共 2 页 2、成虫期扫残。小麦抽穗率达 7080%时立即用药防治,每亩用 2.5%氯氟氰菊酯 60-80 毫升加 10%吡虫啉、5%啶虫脒 10-20克等高效低毒农药,兑水 30 公斤,于成虫活动的下午 5:00 以后喷雾进行防治。防治时要求全株着药,兼治蚜虫。另加入唏唑醇或戊唑多菌灵等杀菌剂还能兼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 三、协调联动,加大农资打假力度 农业、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假力度,全面查处国家明令禁用、三证不全的农药产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