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16 年中央 1 号文件关于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上级文件要求, 结合我县实际, 围绕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的功能作用等当前合作社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7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 家,自治区级示范社 12 家,市级示范社 3 家),其中,种植业 112 家、养殖业 45 家及农业服务 10 家,入社社员 2564 人,带动农户 7520 多户, 2015 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产值约1.5亿元。合作社主要经营发展 “三特 ”水果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其中威观三特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 ”商标、 **乌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乌鸡”商标、无公害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孝敬心”商标、 ** 生态金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 ”金花茶商标及 ** 高原果蔬合作社注册 “**高原 ”商标等。几年来,为合作社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532 万元。二、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成员脱贫的经验做法(一)合作社采取 “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 ”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 “以小农户形成大规模、建设产业链、扩大扶持覆盖面”的发展思路,推行合作社“七规范、五统一 ”的标准化建设,从而实现农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效带动我县贫困户发展 “三特”水果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二)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合作社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可让贫困户获得流转土地收入, 既增加了收入, 又降低了经营土地的风险, 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三)在扶贫方式上,合作社致力于村脱困、户脱贫,把合作社纯收入的60%作为合作社成员分红, 确保合作社成员收入增长。 合作社的这一扶贫方式既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又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了平台。三、地方政府发挥合作社作用开展脱贫工作的主要措施(一)2015 年我县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大行动,坚持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党员聚在合作社、农民富在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合作社党员围绕中心任务,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二)开展合作社评选表彰工作。近年来,我县农民合作社迅猛发展,主动适应“三特 ”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