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颜氏家训》心得体会[推荐五篇]颜氏家规与《颜氏家训》摘要家训是魏晋门阀时期的奇葩,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家训之祖,它的出现既是南北朝动荡历史的产物,也是对颜氏家族内部的儒雅治家的家规文化(包括“靖侯成规”、《庭诰》)的自然承继,对于整个颜氏家族影响深远。家训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阅历经验直接鼓舞着后世儿孙,是颜氏家族得以繁荣强大的制胜法宝。关键词:《颜氏家训》《庭诰》颜之推颜延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个体只有在强大的门阀和家族掩护之下,其身份才被社会所接纳。在这一背景下,宗族乡里的制胜法宝除了门阀以外,还必须依靠家族文化来为后世子孙乃至整个家族谋利。因此,各种家族文化包括谱牒、家训、书法等则成为这一时期最灿烂的奇葩。这一时期的文化世家有琅琊王氏的书法,陈郡谢氏的诗歌,颖川庾氏的诗文,当然也包括琅琊颜氏的文章。颜氏家规中,最早的家训当是颜之推的九世祖颜含的“靖侯成规”,其次是颜之推的五世叔祖颜延之的《庭诰》。颜氏家族中,影响最大的是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凡二十篇,内容广博,谆谆告诫后辈如何勤俭持家,如何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见证南北朝风俗礼制、宗教信仰,如何修身、治学、养生、学艺,甚而至广博的南北朝文字方言考证,真实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为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全息图。另一方面,受当时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影响,《颜氏家训》处处为后代家世着想,自然而然反映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但均是颜之推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实乃颜氏留给后世子孙的人生教科书。颜氏家族文化实际上是代代相传的。《颜氏家训》在《序致》篇有言:“吾家风教,素为整密。”而在《文章》篇云:“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可见颜氏的家族传统对颜之推的影响极为深刻。一“靖侯成规”与《颜氏家训》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止足》里提到:“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第1页共6页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此即颜之推的祖先颜含留给颜氏子孙的“靖侯成规”。“靖侯成规”里首先强调颜氏家族乃文化世家,此条是颜氏立足乱世的根本,所以颜之推也在颜氏家训里多次强调自己的家族是“世以儒雅为业”。其次要求子弟简欲。颜之推对此也有进一步的论证。他在《颜氏家训·止足》里就说:“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而且对“简欲”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三是“仕宦不过两千石”的为官标准。自汉以来,两千石为郡守、诸侯相的俸禄数。郡守当时已是高级官员,只是还不到“公”罢了。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乱世经历,从祖先的训诫中悟出了乱世为官之道:“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吾近为黄门郎,已可收退。”四是“婚姻勿贪势家”的婚姻观念。当时,颜含拒绝了权倾一时的桓温的儿女婚姻。笔者认为,其理由有二:在西晋门阀政治决定一切之际,颜含深知桓温当时权力盛满,两家结成儿女亲家,固然能给颜氏家族带来暂时的辉煌,然而盛极必衰,一旦更换朝代,又会给颜氏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为了颜氏家族的长远利益,他拒绝了桓温。另则,桓温在当时被称为“兵家”,这与颜氏家族世代业儒的家风“门不当,户不对”。颜之推生活在门阀政治业已衰落的南北朝后期,但是作为门阀政治附属品的门弟婚姻依然存在。统治者为了拉拢士族,也为了提高自身门弟和家族的文化修养,而积极和士族联姻,以致“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对于这种现象,颜之推非常鄙视,认为其与“市井无异”。他谨遵“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而《颜氏家训》里也第2页共6页确实未强调对方的身份地位。《后娶》篇里有“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句,可知,思鲁是颜之推的长子。《尔雅》释亲:“母之从兄昆弟为从舅。”那么,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