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土地证领发问题调查报告与土地财务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土地证领发问题调查报告登记发证是明晰土地产权,达到凭证用地、以证管地的具体手段。根据《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土地登记程序为: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颁发土地证书是该程序的最后步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冒领土地证、无合法证件和手续代领土地证、错发或错领土地证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真正的土地使用者拿不到土地证,不仅给土地登记工作造成极大被动,也使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一、土地使用证领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证途径多,不能确保证书及时安全地送达权利人。针对目前实际的土地登记工作,有以下几种途径领取证书:①用地单位直接从发证机关领取。②国土所领取后再发放到用地者手中。③土地登记代理公司领取后将证书交付委托方或用地者手中。④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土地登记窗口领证后通知用地单位窗口领证。⑤单位、村(居)或开发公司将分户证全部领取后再发放土地使用证的。⑥根据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土地登记机关为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属地管理的规定,对于组群城市,还存在市辖区将土地证领取后,再通过以上渠道发证的。以上多个途径领证,既不能保证权利人及时领到证书,也不能保证证书的安全,即被复制、涂改或丢失等,使登记机关核发土地证后、实际土地权利人领到证书前这一过程失去控制。2、缺少对发放土地证书后续环节的监管。第 1 页 共 1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土地管理业务部门对证书领取人身份的审查是本着专业的眼光和负责任态度进行的,并会严格根据制订的发证程序进行。而其他单位或公司不会严格地根据国土部门制定的发证程序要求领证人提交有关身份证明或委托代理证明,并相应地建立签收簿,即使临时建了,也会由于人员的变动或单位、公司的灭失而丢失。同时由于个别领证人工作、住所缺乏相对的稳定性,给证书去向的查找带来麻烦。在证书统一从发证机关领取后,领证人提交的身份证明等资料的保管分散,发证机关几乎没有对最后领证人的身份证明等资料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和存档。3、证书签收簿在保存管理上落后于电子政务的进展。随着土地登记电子报件业务的开展,相应地手工土地登记签收台帐显然不适应,在保存管理上也因年代的久远而破损或模糊,对领证人的身份识别或签字记录难以辨认和查找。二、土地使用证领发管理的措施针对数量越来越多、情况日益复杂的土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