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案田庄中心校耿庄小学王俊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目标:、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了解猜测法、画图法,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体会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价值,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思想文化的熏陶。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学(一)激趣导入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三)简要介绍鸡兔同笼问题;二、引探(—)出示自学提示(一)(5mins)1、读例 1,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2、猜一猜,鸡和兔各有几只?(1)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猜?(2)如果猜得的脚数等于 26 只、大于 26 只、小于 26只,分别说明了什么?(3)又该如何进行调整呢?3、画一画,看一看鸡、兔各有几只?4、完成课本 P104 例 1 的表格。(二)汇报展示自学成果1、交流反馈获取的数学信息: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2、猜测法思路汇报;3、画图法成果展示;4、小组合作探究列表法;(三)出示自学提示(二),小组合作探究假设法。(5mins)1、根据表格完成填空。2、整理思路,列式计算。(四)汇报展示自学成果,呈现假设法解题过程。三、引练(一)《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二)课本 105 页做一做。1、日本的“龟鹤算”问题。(第一题)2、“鸡”和“兔”的“脚数”相差不是 2。(第二题)课本 P105 阅读资料—抬脚法(古称砍足法)五、本课小结:解决“鸡兔同笼”注意事项。六、布置作业(一)完成课本 P106—P107 练习二十四;(二)完成“鸡兔同笼”类问题专项强化练习题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说课稿田庄中心校耿庄小学王俊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好!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深知我的功夫还很不到家,欢迎大家批评斧正。下面我就《鸡兔同笼》这节课,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一、说教材分析(一)说教学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本节课所讲的《鸡兔同笼》来源于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二)说教材编排特点教材借助古代课堂的情景对《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原题进行了介绍,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由于“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