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漏浆、孔洞、连接缺陷这样处理 2一、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 2二、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2(一)、峰窝(含麻面)2(二)、孔洞混凝土结构的孔洞 4(三)、夹渣 4(四)、疏松 5(五)、连接部位缺陷 6(六)、外表缺陷 7(七)、二次结构漏浆 8(八)、砌体顶部塞缝高度不均匀 9三、安全保障措施 10漏浆、孔洞、连接缺陷这样处理本文所指的一结构缺陷是指混凝土构件在拆模后,表面显露的如麻面、掉角孔洞等施工外观缺陷。二次结构缺陷是指砌体表面污染、门窗过梁尺寸偏差、构造柱跑浆、墙体顶部塞浆料高度不均匀等施工外观缺陷。一、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体积比气相 2〜5%、液相 13〜18%、固相 77〜85%),多孔(凝胶孔、层间孔、毛细孔、气泡粗孔和裂缝等)存在内部原生缺陷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拌不充分而易使新拌砼出现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过程中模板和钢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浇注、振捣、成型、养护等施工操作的不当,都可以引起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砌体和二次构件是在一结构施工完成验收后进行的下一道工序内容,表面污染是各工种穿插施工过程中的接触产生的污染。构造柱跑浆是模板加固不到位以及胶带漏贴等。尺寸偏差是构件加固过紧和定位措施不足等原因造成。墙体顶部塞缝高度不统一是施工过程工人对墙体高度皮数杆排列不合理造成的。二、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法根据国家标准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八章第一节之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划分为九种情况。(一)、峰窝(含麻面)混凝土拆模之后,表面局部漏浆、粗糙、存在许多小凹坑的现象,称之为麻面;若麻面现象严重,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大小石子分层堆积,石子之间出现状如蜜峰窝的窟窿,称之为蜂窝缺陷。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麻面蜂窝与混凝土强度的下降级别如下:A 级,混凝土表面有轻微麻面,浇注层间存在少量间断空隙,敲击时粗骨料不下落,此时相当于强度比率为 80%;B 级,混凝土表面有粗骨料,凸凹不平,粗骨料之间存在空隙,但内部没有大的空隙,粗骨料之间相互结合较牢,敲击时没有连续下落的现象,此时相当于强度比率为 60%〜80%;C 级,混凝土内部有很多空隙,粗骨料多外露,粗骨料周围及粗骨之间灰浆黏结很少,敲击时卵石连续下落,存在空洞,有少量钢筋直接与大气接触,此时相当于强度比率在 3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