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课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针对这一问题,学校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中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不要总是怕这怕那。但放手并不是不管,而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会学生做批注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这种阅读方法是古今中外通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读书方法。我国古代的学者中不少人的著作就是在对他人文章的批注中形成的。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毛泽东主席就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典范。在他读过的书中,都在重要的地方有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还写着批语。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批注写在哪里?怎么做?有什么作用?除了在文章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做批注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书中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旁边做批注。在这些地方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批注可三言两语,做到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阅读时边读边划,边想边写,理解会更加深入。课余时间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读书心得时,有理有据,能使交流富有成效。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批注课文呢? 一、明确批注方法 1、使用批注符号。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 “~~~”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2、文字批注。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 3 种:1、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2、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