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为了顺利完成物理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物理智能,实现身心素质发展的目的。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故事和背景引入,利用物理实验,联系生活实际和形成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等,这些方法策略都具有可行性意义。问题情境的设置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过程,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中,最终获取新知识。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一般来说,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过程,遵循这样的程序:发现和提出问题→结合知识,提出假设→拟定方案,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升华知识能力→总结交流评价。这一过程是围绕问题开展学习探索的,问题成了物理学习的核心,包括问题的发行、提出、研究和解决。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和开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既然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促成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则是物理教学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了。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激活兴趣,任务驱动,实施实践教学等等,这些策略都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值得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发展。而从心理生成机制的角度考虑,提出和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则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而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合适的条件和适宜的氛围里,产生出探究的兴趣和需要,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完成物理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物理智能,实现身心素质发展的目的。心理学认为,合适的情境能促成心理适应,引起主体投入,提高活动效率。我们假设,如果说,发现和解决问题是重要的,但形成问题情境则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适合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引起问题的发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