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十一五”期间,是赣榆县全面融入“两个率先”大局,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分重要。 《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赣榆县委关于制定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是各镇、各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赣榆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一、“十五”发展基础和现状 “十五”期间,赣榆县牢牢锁定新兴工业经济强县、新兴开放经济强县、新兴海洋经济强县、新兴农业强县、新兴私营个体经济强县和新兴建筑业强县“六新六强县”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万众一心、负重俱进、海纳百川、敢写第一”的赣榆精神,按照县域经济市场化、公有资产资本化、中小企业民营化、社会事业产业化、上级政策赣榆化、权力运行规范化“六化”思路,创新务实,团结奋斗,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 年,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4.8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0.8:36.1:33.1,二、三产业比重为 69.2%。实现财政总收入 4.8 亿元,年均递增 19.5%,高于“十五”计划年均递增10-11%的目标。财政总收入占 GDP 比重达到 6.42%,较“九五”末提高了 3.28 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4.5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1.2 亿美元,引进内联资金 68 亿元。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落实农业税减免、取消和水稻直补、良种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能力提高,设施蔬菜发展到 8 万亩,畜牧业小区达 265 个。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县年销售收入超5000 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8 家,农村经纪人队伍达 1500余人。农村劳务输出有序推进,2005 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9.5 万人。预计 2005 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4180 元,较“九五”末增加了 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