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湖南XX县区城乡同治结对共建工作考察报告为深入推进“四个示xx县”建设,落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同志提出的“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求,经县委主要领导同志同意,我部决定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异地培训。培训前夕,我们派出考察组与湖南xx县县委组织部进行对接,并实地参观了xx县城乡同治示范点。10月28日至11月1日,我部组织全县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党组织书记等74人,赴XX省xx县学习考察城乡同治、结对共建工作。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县情比较xx县地处湘东南部,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人,是一个农业大县、煤电资源大县和XX省经济“十强县”,20XX年实现财政收入18.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达1.5万元。全县辖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304个村(社区),现有基层党组织990个,党员33664人,其中农村党员21759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和“省级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其城乡同治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二、活动内涵(一)活动背景。自20XX年开始,xx县开展了“三创四化”(创建国家平安畅通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洁净xx县大行动”,集中力量整治县城环境。在此基础上,20XX年提出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概念,20XX年1月份出台《中共xx县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攸发[20XX]1号),开始从城到乡,由点到面,全面推行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二)活动内涵。城乡环境同治,就是XX县区和乡村环境的共同治理。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区域--城乡,XX县区、乡镇、村三级都要治理。二是内容--环境,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1页共8页自然环境达到天要蓝、水要清,要干净、要美观、要住得舒服等目标。治理内容包括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水治理、改水、改厕、乡村绿化等;人文环境也就是文明程度,比如说文明礼仪,社会美德及自觉养成讲礼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等。三是工作方法--同治,就是共同治理,不是由哪一级,哪一个部门和哪一个人来治理,是要县、乡、村三级和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和老百姓来共同治理。四是组织保障--结对共建。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扎实抓好礼仪教化、洁净家园、济困维安、联合办公和党建“五基规则”落实等五项工作,着力推动民众同教化、素质同提升,城乡同规划、设施同建设,卫生同保洁、事务同管理,收入同增长、成果同享受,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水平,共同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完美乡村。三、主要做法一是宣传教化开路。城乡环境同治涉及千家万户,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搞好宣传教化。xx县突出抓了三个方面:即开展大讨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出规划建设观、大众公共观、生态环境观、礼义荣辱观等“十大观念”,提炼出“厚德从善、崇文重教、诚信守法、尚勤敢超”的“xx县精神”,讨论“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编撰了公民教育系列读本《六鉴》,提出了“城镇客厅理论”、“农村公园理论”的概念,即要求把城镇当作客厅来呵护,把村庄当作公园来建设,在大讨论中深化和统一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认识。实施大教化。围绕学习和弘扬科学理念、先进文化、主流思想,围绕“三创四化”、“洁净行动”开展宣传教化,促使全县人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礼仪、讲科学的习惯。先后组织百人宣讲团深入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1200余场“新观念面对面”宣讲活动;组织10万余名机关单位人员和中小学生开展“万人诵读中华经典”活动;广泛开展“生活健康、健康生活”系列大型群众文娱活动和演讲赛、抢答赛等活动,使城乡环境建设、“三创四化”、“洁净行动”等理念和规范进村入户,深入人心。组织大规劝。活动开展三年来,第2页共8页xx县坚持每月由县级领导带头,机关干部、群团组织、在校学生、离退休干部等参与,开展上街下乡进村入户文明规劝活动,当场纠正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扔垃圾、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先是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