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技巧》读后感 原创:杨丽红 师生沟通的桥梁,需要用智慧来搭建 感谢徐文祥老师为杏坛网研社的读友们推荐《师生沟通的技巧》一书。 阅读此书,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效沟通的方法,学到了需要格外关注的细节,还让我有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我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与学生友好沟通的场面。 问问自己。自己的工作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的工作,需要面对的是个性鲜活的青春少年,他们不是商品,离开了流水线就基本上与厂家脱离了关系。学生一辈子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会有老师教育的痕迹。 比如我家女儿,她上小学的时候,放学站路队出校门,除学校有特殊事情外,他们班永远是第一名到达指定地点,而且是排得整整齐齐队伍,包括他们班的教室被调整到四楼,也不例外,因为他们的王鹏老师是一位特别干脆利落的好老师,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安排任务那是直奔主题,班干部也有教师的影子,全班同学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地唱着歌就到指定场地了。 后来,我的孩子上了初中,她做事情依然比较麻利,讲究效率,我想:这一定是和王老师的教育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我孩子买的服装基本上都是运动服,因为王老师教他们小学的时候,曾经说过:"穿运动服的学生最青春,最美丽,我最喜欢孩子们上学的时候穿运动服了。"可以想见,孩子对于他们喜欢的老师,那可是什么话都能够记在心间的。 所以,即使已经任教将近 23 年了,我依然特备注意自己的运行举止,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更多一些方向性的引领。 比如说,对学生抱以期望并相信他们的能力。 我记得,以前教过一名学生叫王璐琪,当时我们全班师生在阅读《中学生阅读》一书的时候,看到有一篇署名"王璐第 1 页 共 4 页琪"的文章,大家都问:"王璐琪,这是你的文章吧。写得可真好。"可是王璐琪却羞涩地说:"这不是我的文章,我没有投过稿。" 为什么大家要询问是不是王璐琪的文章。因为她的作文一直写得很是漂亮。我及时对孩子鼓励:"相信有一天,你的文章一定会变成铅字,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你的文章的魅力,让大家仰视你的文采。"我愿意相信,璐琪同学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因为她有这个实力。而且,我相信在她的心中,一定有一颗文学的种子在悄悄萌芽。 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首先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啊。 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会倾听,自己的聆听就要专注于心;我们希望孩子们善良,我们就要常怀一颗悲悯之心;我们希望孩子们积极进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