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国 CDC 精神卫生中心健康教育部部长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理事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硕士生导师杭州市心理卫生办公室副主任赵国秋 讲座内容安排1.小学生健康心理2.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3.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4.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 一、小学生健康心理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的良好状态。 —— 1948 年提出的新健康观, 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定义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归属的需要 受到尊重的需要 成功的需要 被关注的需要 智力发育正常 情绪稳定协调 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行为协调 人际关系良好 个性稳定和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注意力集中 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 适应耐受各种压力 有社会责任心 有现实的人生目标 二、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 1. 世界范围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行为问题; 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只有不足 1/5 的儿童得到了适宜的治疗;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难、吸烟、酗酒、离家出走,以及吸毒、过早的性行为、暴力和犯罪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在 1997 年召开的全球心理健康会议上,制定了行动计划,目的是呼吁各国政府、机构重视心理和行为问题,指出儿童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 Lerner ( 1985 )认为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成人时期发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 2. 中国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 1993 年,在全国 22 个城市中选用儿童行为量表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 12.97% (唐慧琴等, 1993 );今年来,儿童行为问题有增加趋势,以北京地区为 例,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从 1985 年的 8.3% ,上升 至 2002 年的 18.2% ;目前全国保守估计约 3000-5000 万儿童有行为问题。 8.3%10.9%13.4%18.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1985199319982002 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变化趋势图 3. 杭州市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 1997 年调查结果: 15.73% ; 2005-2006 年调查结果:初步统计在 16% 左右。 2002 年,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02-2010 )》中指出:“应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